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位于香港湾仔。 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
本周,位于香港的国际调解院总部大楼举行了开业仪式,这意味着,由中国等19个国家共同发起、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正式开始运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了开业仪式并致辞,他相信国际调解院将成为备受尊崇及信赖的机构,通过相互尊重及理解以化解争端。
李家超表示,随着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反映中央政府对香港的重视和国际社会对香港发展的信心,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定位。香港会继续积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支持国际调解院提供友好、灵活、经济和高效的调解服务,为和平解决国际争议提供一个新平台。
举办国际会议、专业培训、实习计划
打造成国际法律枢纽和调解之都
李家超表示,热切期待世界各地人士来港,以调解及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加强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预期为香港带来正面经济效益。国际调解院的落户会为香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如调解员、翻译员、研究员和行政人员等,并吸引国际法律专业人士和学者来港,有助于推动法律实务、研究和国际司法合作的发展,加强香港的国际法律网络。
早前,李家超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到,特区政府会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的工作,并会积极举办国际会议、专业培训、实习计划等,争取香港青年和法律人才参与和服务国际调解院的工作,为香港培育更多国际调解人才。他相信有关措施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法律枢纽和调解之都的地位,助力香港特区建设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梁美芬10月20日在其社交平台账户表示,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是香港的荣幸和机遇,可见香港在国际调解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地位得到广泛认可。她希望香港的法律专业毕业生走出校园后继续自我增值,在跨境法律纷争、国际法、国际经贸规则等领域不断深耕。她也期待香港的法律业界和学界因应时代需求,向国家和各国际组织平台输送更多优质法律人才。
据悉,今年5月,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公约于2025年8月29日生效,目前共有37个签署国,其中8国已批准公约。国际调解院将与现有国际诉讼或仲裁机构相互补充,为各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平台。
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开班
助内地企业熟悉出海法律
10月20日,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举办的内地企业出海法律实务培训班正式展开。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培训班开班仪式致辞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内地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林定国称,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并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是国家唯一一个以中英双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令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重要枢纽。他期望培训班能让参加者全面掌握当前海外扩展的趋势,了解不断变化的法律和监管挑战,以及有效应对企业出海所遇到的复杂问题。
30多位央企法律顾问及相关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培训班,相关课程将深入探讨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现实和急迫的法律问题及挑战。培训班也邀请了香港和海外的资深法律界人士和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讲。此外,该培训学院也邀请了来自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12个司法管辖区的10多位资深法律从业员,向参加者分享他们在当地市场的亲身经验和见解。
香港持续拓展“一带一路”新机遇
加强与东欧和中亚的经贸联系
当地时间10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抵达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出席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丘应桦在论坛致辞时指出,香港至今已与21个经济体签署了9份自贸协定,其中包括1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并与33个经济体签订24份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另一方面,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10月18日至25日访问“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三个主要经济体,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深化香港与中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伙伴关系,并开拓崭新合作领域。刘凯旋表示,中亚丰富的天然资源、持续的经济改革和庞大的市场潜力,正释放出强劲的增长动力。香港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和商业枢纽,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效应,可成为中亚企业通往中国内地及亚洲市场的战略门户。她希望促成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贸易及物流等领域的具体合作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香港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2023年,香港与中亚的商品贸易总额同比增长超过五成,总额超过17亿美元。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香港的重要贸易伙伴,2023年的双边贸易额分别达13.9亿美元及3亿美元。与此同时,香港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往来在2024年前三季度录得显著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半,进口额更激增超过五倍。
记者观察
发挥香港普通法系特色 促平等协商合作共赢
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并开始运作,是提升我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话语权的关键一步。从外交层面看,此举标志着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姿态,为全球争端解决提供基于对话与合作的“东方方案”。它通过搭建中立、专业的平台,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这有助于在国际社会塑造中国致力于和平与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对香港本地而言,其意义更为直接。这不仅是属于一座城市的荣誉,更将创造大量高附加值的专业就业机会,吸引全球顶尖法律、调解与相关服务领域的人才集聚,提升本地专业人士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市民将切身感受到城市国际地位的实质性提升及其带来的发展红利。
在宏观经济层面,国际调解院的设立将极大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它将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国际机构与商业活动选择香港作为合约签订与争端解决地,从而强力带动相关高端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为香港经济注入持久而强劲的新动能。
展望未来,香港凭借其普通法体系、双语优势与高度国际化环境,有望发展成为与日内瓦、海牙齐名的国际争议解决枢纽。这不仅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是国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
采写:南都记者 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