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日前发生的抢劫案件并由此引发的大规模调查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加剧了欧洲各地文化机构与旅游运营商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据国际旅游行业媒体Travel Daily News报道,因艺术品与历史文物在黑市中价值高昂,博物馆长期是有组织犯罪的重点目标。近年来,德国、荷兰及瑞典多家博物馆亦曾发生盗窃事件。此次卢浮宫遇袭,进一步引发公众对欧洲重要文化景点和文化机构安全标准及其潜在风险的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10月19日,4名蒙面人员潜入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在7分钟内抢走了8件拿破仑时期珠宝。法国巴黎检方估计,该案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8800万欧元(约合7.3亿元人民币)。
傍晚的卢浮宫视觉中国
法国司法部长埃里克·达曼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卢浮宫安保确实存在漏洞。他指出,犯罪团伙竟能在巴黎市中心短短数分钟内盗走无价之宝,对法国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法国内政部长努涅斯已下令加强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安全部署。
实际上,卢浮宫的安全隐患并非新问题。据法国审计法院报告,尽管该博物馆的一个侧翼仅有四分之一的区域装有视频监控,但安保升级却一再被拖延。卢浮宫的一名安保人员还指出,卢浮宫与法国文化部在文化遗产保护岗位上削减开支,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近两个月内法国博物馆遭遇的第三起盗窃案。9月4日,法国西南部利摩日的一家博物馆报告失窃,丢失三件中国瓷器。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盗,展出的自然金块标本失窃,价值约70万美元(约合499万元人民币)。
不只是在法国,近年来欧洲各地的博物馆也频繁成为窃贼的目标:2008年,瑞士苏黎世“比勒基金会”博物馆价值1.6亿美元(约合11.4亿元人民币)的4幅油画被盗走;2010年,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总价值达1.2亿欧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的5幅名画被盗走;2012年,荷兰鹿特丹的“康索现代艺术中心”被盗走的7幅画作价值数千万欧元;2013年,希腊国家美术馆3件艺术品遭窃;2019年,德国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镶嵌着4300余颗钻石的珠宝被盗,估价超过1.1亿欧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2020年,梵高名作《春日花园》在出借给荷兰辛格·拉伦博物馆展出期间遭窃。
Travel Daily News报道指出,对旅游业而言,这起案件凸显了法国的主要旅游景点持续面临的安全挑战。作为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每年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尽管抢劫过程中未涉及游客,但未来可能加强的安全检查与运营调整,或将短期内对客流量产生影响。
路透社引述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托弗·马里内洛的观点称,卢浮宫失窃事件为全球博物馆敲响警钟:“多数博物馆都抱怨安保资金不足。卢浮宫作为全球资金最充裕的博物馆之一尚且遭袭,其他博物馆更应引以为戒。”
Travel Daily News的报道还提到,尽管现有警报系统与监控技术日益先进,但高价值文化场所仍面临安全威胁。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该事件可能推动欧洲各遗产地、博物馆及文化场所重新评估其风险管理策略与危机应对机制。从事博物馆与文化旅游业务的旅游业者,需密切关注案件进展,特别是在游客沟通与行程安排方面,评估未来数月内,博物馆安全政策及游客管理措施可能出现调整。
当地时间10月20日,意大利文化部发布声明称,正在开发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安防系统,能够识别珍贵文物附近的异常行为。该系统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严格遵守隐私法规的基础上,检测可疑动向并及时发出预警。该系统还依托经专门训练的算法,可逐步提升识别行为模式与风险信号的精准度。
尽管意大利文化部未在声明中提及卢浮宫劫案,但强调“文化遗产安全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