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21日讯 (通讯员 李钰 唐钰 记者 王国柱)今年9月以来,为切实强化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监管,司法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近日,泰州姜堰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冒充律师诈骗案件,有效维护法律服务良好秩序。
10月10日下午2时许,居民许先生向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报警,称被“假律师”诈骗16万余元。接报后,该局刑侦大队立即会同辖区派出所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经了解,今年3月份,许先生的公司面临民事侵权纠纷,需要委托律师诉讼。后经朋友介绍,许先生认识了名校毕业的“律师”邹某,邹某不仅分析案情头头是道,还承诺确保胜诉。一番说辞让困境中的许先生看到希望,很快便与邹某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
庭前准备期间,邹某经常与许先生沟通,许先生也对这位“律师”愈发信任,其后邹某便开始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为了打赢官司,许先生每次都毫不犹豫转账,甚至在听说邹某家庭困境时慷慨相助。可到了约定还款的日子,邹某却开始以各种理由搪塞,许先生意识到可能被骗,赶忙到派出所报警。
通过深入分析研判,办案民警很快锁定邹某身份信息。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10月11日上午,邹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面对审讯,邹某对其冒充“律师”身份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查,邹某并无律师执业资格,其所谓的司法系统人脉、案件进展、父母家庭情况均属虚构,骗取的16万余元均用于个人挥霍。
目前,邹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姜堰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寻求法律服务时,务必通过正规律师事务所,并查验律师执业资格。签订合同和支付费用需认准律师事务所对公账户和信息,切勿轻信个人转账要求。对“疏通关系”“保证胜诉”等承诺要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受骗,请保存证据立即报警。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