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在哪?
创始人
2025-10-20 21:28:15
0

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在法律的世界里,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关乎客观造成的损害结果,更核心的是在于探究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这种主观心态,如同指引行为的“方向盘”,决定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本质和程度,进而成为区分不同犯罪性质、适用不同刑罚的基石。

其中,最根本的划分便是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二者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但其背后的心理动因、法律评价和社会谴责程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 核心界定:“明知故犯”与“事与愿违”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定义清晰界定了二者的本质差异。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它凸显的是行为人的主动性和恶意性。

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1.直接故意:

行为人“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例如,甲为继承遗产,持刀猛刺乙,其目的就是非法剥夺乙的生命。

2.间接故意:

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对结果的出现持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

例如,丙为报复社会,在繁华街区纵火,其对是否会烧死无辜路人持放任态度,烧死与否都不违背其本意。

过失犯罪则恰恰相反,它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它体现的是行为人的疏忽性和轻率性。

同样分为两种情形:

1.疏忽大意的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但因疏忽未能预见。

例如,护士丁在给病人输液前,未按规定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高浓度氯化钾当作普通盐水输入,导致病人死亡。

她负有核对的义务且应当预见错误用药的风险,但因疏忽未能预见。

2.过于自信的过失: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凭借一些不可靠的主客观条件(如自身技术、经验等)“轻信能够避免”。

例如,司机戊自恃驾驶技术高超,在雨夜超速行驶,认为即便有风险也能控制,结果车辆打滑撞伤行人。

简而言之,故意犯罪是“明知故犯”,而过失犯罪是“事与愿违”,行为人主观上并不追求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 多维辨析:主观恶性与法律后果的显著差异

基于上述核心界定的不同,二者在多个维度上呈现出显著区别。

1. 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不同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具有明确的违法意识,主动选择对抗社会规范,其主观恶性深重,体现出对法秩序的公然蔑视。

因此,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上。

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并无反社会的意图,其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其本意,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为客观结果的严重性。

社会公众,对故意犯罪的谴责程度,远高于过失犯罪。

2. 构成要件与成立范围不同

在成立条件上,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要求更为严格。

绝大多数故意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禁止的行为并具有故意,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如犯罪预备、未遂),也可能受到处罚。

而过失犯罪则不同,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只有当刑法分则条文明确将某种犯罪规定为过失犯罪时,才能追究过失责任。

并且,过失行为必须实际造成了“法定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例如,过失致人重伤才构成犯罪,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即可入罪。

3. 刑事处罚轻重不同

主观恶性的差异,直接反映在刑罚的严厉程度上。

我国刑法确立的原则是“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

故意犯罪的法定刑通常远重于同种性质的过失犯罪。

最典型的对比是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前者最高可判处死刑,而后者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种巨大的刑罚落差,正是法律对行为人不同主观心态的回应,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4. 共同犯罪的认定不同

共同犯罪制度旨在打击犯罪人之间的犯意联络和行为分工,其成立以“共同故意”为前提。

因此,只有故意犯罪才能构成共同犯罪。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意联络,多个人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一个危害结果,被称为“共同过失”,不按共同犯罪论处,而是根据各自的责任分别定罪量刑。

三、 实践意义:公正司法的基石

精确区分故意与过失,绝非纸上谈兵的理论游戏,而是司法实践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准确认定,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生命线。

1.在定罪上:

准确认定主观心态,是正确适用罪名的前提。

例如,是定故意杀人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定放火罪(故意)还是失火罪(过失),全在于对行为人主观心态的审慎判断。

2.在量刑上:

它是实现刑罚个别化、保证罚当其罪的核心依据。

对主观恶性深的故意犯罪施以重罚,对主观恶性浅的过失犯罪处以轻罚,才能让刑罚发挥应有的惩戒与教育功能,赢得公众的信服。

3.在社会引导上:

法律的这一区分,具有重要的行为指引和价值宣示作用。

它明确告诫公民,不仅要避免故意作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必要的谨慎,履行应尽的注意义务,杜绝疏忽大意和盲目自信,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之间的那条界线,划定的不仅是法律技术的范畴,更是对人性、意图及责任的深刻考量。

前者是“恶”的主动选择,

后者是“错”的消极酿成。

法律通过精细的规则设计,在惩处罪恶与宽容失误之间寻求平衡,既铁面无私地捍卫社会正义的底线,也理性审慎地丈量着每一份刑事责任的边界。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药都刑辩·十三邀

#亳州市最厉害的刑事律师在哪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聚光科技:国家政策为公司发展营... 证券之星消息,聚光科技(300203)10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巧解纠纷 群众点赞 阳光讯(记者 熊玺 文/图)10月18日,秋意渐浓,公安新城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却因一份特殊的“礼物”...
国际调解院开业仪式在香港举行 新华社香港10月20日电(记者王昕怡)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的国际调解院20日举行开业仪式,《关于建立国际...
云南一干部履新4个月后落马,被... 澎湃新闻记者 史凭 10月20日,据云南丘北县监委消息,丘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二大队原大队长孙树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新趋势... 最高检10月20日发布消息,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华映科技(000536)披露修... 截至2025年10月20日收盘,华映科技(000536)报收于4.6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31%...
原创 中... 谁能想到,在中美博弈升级之际,荷兰突然横插一脚“强行接管”中资半导体企业。随着中方反制消息传出,被西...
美国死神无人机越境,引导巴铁枭... “由于在战争期间被巴基斯坦空军炸惨了,阿富汗塔利班军方已命令阿富汗塔利班空军准备修复苏制米格-17战...
惠企政策系列解读|工信领域惠企...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 惠企政策系列解读,今天一起了解山东省级重点工业项目用地保障方面的相关内容。 山...
乐山电力(600644)披露关... 截至2025年10月20日收盘,乐山电力(600644)报收于11.1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