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租房押金不退、劳动欠薪这些事儿,总觉得‘打官司’耗时又费力,还不知道求助谁,今天在家门口一下子就清楚了维权步骤,还能预约法律援助服务,心里顿时有底了!”10月16日上午,在西安市新城区西七路尚平路口法治宣传活动现场,居民王女士拿着标满重点的宣传手册,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当天,新城区司法局解放门司法所以“聚焦急难愁盼,‘流动司法所’走进尚平社区”为宣传主题,将法律服务从“窗口”延伸到“街头”,让专业法治保障贴近百姓生活。
法律咨询“坐诊答疑”环节,同样热闹。居民刘某遇到了“租户跳过中介私下签约,中介索要违约金”的麻烦,律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为其耐心分析了“中介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跳单’违约的认定条件”,建议他先与中介协商,协商不成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面对咨询赡养问题的老人,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律师则明确表示:“子女对父母有法定赡养义务,拒不承担赡养责任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如果因子女拒绝赡养的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解决。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话,是可以免费获得律师代理的,不用担心维权成本。”这样专业且实用的指导,让现场互动氛围热烈。不少群众表示希望这样“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活动要多多举办,“在家门就能学法律、解难题,真的太方便了!”
据统计,此次法治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了群众防范诈骗的“免疫力”,实现了法律服务与居民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从被动等待咨询”到“主动上门服务”,新城区司法局通过“流动司法所”入社区,打破了法律服务的空间限制。下一步,新城区司法局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法》的贯彻落实,健全“流动司法所”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根据不同社区的法律服务需求特点,定制“个性化普法菜单”,积极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法治讲座进小区”“法律咨询进商户”等活动,让法治阳光照亮社区每一个角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来源:法治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