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充电桩行业迎来重磅利好!国家发改委提出“三年倍增”计划,2027年目标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8000万辆电动车需求。
预计2025年国内充电桩存量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这为行业带来了明确的增长空间。
充电桩产业链主要分为运营服务、设备制造和核心零部件三大环节。
下面来逐一梳理各环节的核心龙头!
产业链核心龙头股
它是目前国内充电桩运营的绝对龙头,通过子公司“特来电”开展业务。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运营的公共充电终端超过79万台,市场占有率约四分之一,充电量也稳居行业第一。
公司还深度参与华为超充网络建设,并推出了1000kW液冷超充设备。
这两家公司都是国家电网体系内的核心企业,在充电桩设备制造和电网接入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国电南瑞不仅是设备商,还参与充电标准制定,并提供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许继电气则业务覆盖充换电设备、智能电网及储能,深度参与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建设项目。
核心零部件领军者
核心投资逻辑与潜在风险
核心投资逻辑
政策强力驱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超过2800万个充电设施。这为行业带来了明确的增长空间。
技术迭代明确:当前技术发展有两大主线:一是高压快充和液冷技术,以满足快速补能的需求;二是向 “光储充一体化” 和V2G(车网互动) 等综合能源服务演进,提升运营效率。
潜在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充电桩行业可能面临价格战压力,部分盈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存在经营风险。
技术路线风险:未来如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普及,可能会改变充电市场的需求格局。
盈利周期风险:充电站运营属于重资产业务,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文中观点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