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黄颖 陈佳宁 刘均源 文/图
10月14日,在货拉拉、中通快递、滴滴快车、叮咚买菜和闪送等新业态群体代表的见证下,福田区“暖蜂”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通过该工作站,奔波在福田区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遇到欠薪、工伤、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时有了“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援手。
挂牌仪式
福田区“暖蜂”法律援助工作站由福田区司法局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共同设立,位于深南大道1001号锦峰大厦A座3楼福田区社会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服务对象包括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网络主播、其他新就业群体。主要服务内容涵盖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及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提供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诉讼及非诉讼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等法律服务。
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该站点采用“固定值班+专项活动”双轨模式。在每周二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节假日除外),站点均有专业公益律师驻守值班,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写文书、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其他时间,劳动者可通过热线83340148或位于通业大厦一楼的法律援助服务点进行咨询。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返岗、平台规则调整期等关键节点,该工作站将组织线上线下联动的普法讲座、法律咨询专场,聚焦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工资拖欠等高频问题,开展集中援助行动。
据悉,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蓬勃兴起,但也伴随着劳动关系模糊、权益保障缺位等现实挑战。福田区法律援助处此前实地走访了多个新就业群体集聚地,收集新就业群体真实法律需求,并组织多场普法讲座及法律咨询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深圳市首份《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宣传手册》。该手册不仅系统介绍了法律援助制度,更提供了清晰实用的“维权攻略”。
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宣传手册
此次“暖蜂”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设立,是福田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让法律服务像‘外卖’一样精准送达,像‘导航’一样清晰指引,让辖区每一位新就业劳动者遇到问题,有人管、有地儿问。”福田区法律援助处负责人表示。
现场咨询
工作站揭牌首日,许多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前来咨询,与法律援助律师深入沟通。货运从业者刘师傅表示:“以往同伴们遇到工作上的法律疑问,有时会因缺乏专业指引而不知如何妥善处理。如今工作站正式启用,有了政府搭建的这个专业法律支持平台,我们心里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