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自发驱动”“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技术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10月11日,在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INES2025)工商业储能论坛上,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代表、机构研究员与政策专家带来行业最前沿的判断。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 记者 周亮)“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自发驱动”“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技术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10月11日,在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INES2025)工商业储能论坛上,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代表、机构研究员与政策专家带来行业最前沿的判断。
随着强制配储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收益模式不断拓展,储能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中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外,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在市场需求方面,储能正迎来国内国外“两开花”的良好局面。
政策转向不改增长韧性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被行业视为储能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的标志,行业由此迈入“市场需求驱动”新阶段。
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并未削弱储能行业的增长动能。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主任李祥国在会上表示,当前市场主要依靠市场化力量推动,上述因素对行业整体影响“相对较小”,市场自发需求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其中国内厂家出货252GWh,同比增长109%,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中信建投近期研报称,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旺盛需求之下,国内储能电池企业纷纷宣布“满产”。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电池订单较为饱满,目前处于满产状态;鹏辉能源在调研公告中表示,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型号如314Ah大储电芯生产线、100Ah、50Ah小储电芯生产线均满产。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2025中国国际电池应用大会的主论坛上也表示,在能源领域,以电池为核心的储能系统,正从“配角”变为“主角”,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引擎。
海外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国内储能市场表现出色的同时,海外市场凭借经济性与刚性需求成为储能市场新的增长极。
经济性是吸引海外投资的核心因素。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锂电研发高级经理周建杰在大会发言时分析,峰谷套利在海外是一个火爆应用场景,欧洲峰谷套利投资回报期缩短到3-5年,因为储能系统成本下降,这使得投资者在免费质保期内就能收回成本,投资欲望强烈。
除经济性外,电力供应刚性需求构成海外市场的另一大支撑。“非洲和欧洲偏远地区电力不稳定甚至缺电,对储能电池有刚性需求,需要依靠储能保障日常生活和工业用电。”周建杰表示。
据高工锂电梳理,天合储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密集签约,订单规模从数百兆瓦时跃升至数吉瓦时,9月至今海外新签订单总量已达30GWh。2025 年 Q1-Q3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新签系统订单累计达 180GWh,同比增幅超 100%。
不过,海外拓展仍面临挑战。周建杰分析,小型系统集成企业需应对本地化运维压力,部分市场将质保要求从5年延长至10年,且新加坡、日本等地区对产品认证要求严苛。
技术创新破局痛点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工商业储能行业总监吴仁泽在会上直言,以往储能应用“注重规模堆砌,忽视质量和创新”,未能充分释放储能价值,甚至因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导致项目收益不及预期。
随着储能行业转向市场化,市场对技术指标提出更高要求——寿命、安全、效率成为核心考核维度,倒逼技术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
这一转变也与市场需求相契合,浙江赛唯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明敏在会上表示,储能提供商需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而寿命延长、效率提升等技术突破,正是提升客户收益的关键。
面对“早期项目投资收益计算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全生命周期售后运维成本高”等痛点,浙江赛唯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推出风液智冷和叠光储能技术,通过技术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延长寿命,直接改善项目收益。
李祥国表示,公司通过“高效运行、模块化设计、智能运维等方式,将储能系统与实际应用工况相结合,确保项目收益最大化”。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则从“复合收益模式、技术赋能与政策红利”三方面推动价值重构,在峰谷套利、调峰调频和电力市场辅助服务中探索多元化收益路径。
上一篇:男子坚持AA妻子打欠条上热搜 婚内借条有效吗?借款如何偿还?律师解读
下一篇:有韩国大学生被犯罪团伙折磨致死!柬埔寨接连发生针对韩国公民的诱骗、绑架、拘禁等犯罪,李在明:全力应对,确保公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