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10日消息(记者褚夫晴)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有关要求,强化“男女共防、共同健康”理念,天津市在原有适龄女性HPV疫苗减免接种政策基础上,将15至26岁女性和16至26岁男性群体纳入进口九价HPV疫苗惠民范围,为加速消除宫颈癌、构建全人群健康屏障注入新动力。需要注意的是,首剂接种时间为2025年11月30日前,且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全程接种。适龄青年应抓住政策窗口尽快预约,为青春加一道健康屏障。
惠民范围扩大 首针截止日期延长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导致,作为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HPV疫苗接种工作在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5年3月,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适龄女性HPV疫苗减免接种惠民活动,面向9至45岁的适龄女性推出4款HPV疫苗减免接种政策,加强适龄群体免疫防护。近日,在《天津市9-45岁适龄女性HPV疫苗减免接种惠民活动方案》原减免接种优惠适龄人群范围不变的基础上,进口九价HPV疫苗的活动时间延长至2025年11月30日,并且将年龄在15至26岁未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以及16至26岁未接种过HPV疫苗的男性纳入了惠民范围。
政策升级后,进口九价HPV疫苗的具体减免措施如下:9至14岁女性全程接种2剂次,第2剂次疫苗免费;15至26岁女性及16至26岁男性全程接种3剂次,第3剂次疫苗免费。
HPV感染不分性别 男女共防很关键
HPV已被发现有两百多种型别,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已知的高危型包含HPV16/18/31/33/35/45/52/58等。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99%以上的宫颈癌都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低危型如HPV6/11等型别可能引起生殖器疣、皮肤疣、复发性呼吸乳头状瘤等疾病。
一项中国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为17至24岁,第二个高峰为40至44岁。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被诊断为宫颈癌的最小患者年龄仅为17岁。流行病学调查还提示,中国宫颈细胞学正常女性的HPV感染占前三位的亚型是HPV16/52/58,其中HPV52型和58型在中国宫颈癌患者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全球水平。针对我国女性感染的特点,开展针对性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公众对于HPV感染的认知多局限于其对女性健康的威胁,而男性HPV感染则较少受到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超90%男性在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男性感染双峰的第一个高峰在18至24岁,15至19岁男性HPV感染率高达28%。性行为是HPV传播的主要途径,接触性传播会导致HPV在男女之间反复感染。
“HPV感染不单单引起女性的宫颈癌,也会引起男性的肛门癌和尖锐湿疣等相关疾病,同时还容易通过性行为等传播途径反复感染,增加双方再感染的机率和治疗难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医学中心主任薛凤霞强调,远离HPV感染,男女共防十分关键。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外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男女共防策略能更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随着今年,进口四价和进口九价HPV疫苗先后获批男性适应症,我国已进入“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新阶段。天津市此次升级的惠民政策将16至26岁男性纳入覆盖范围,积极推动HPV感染防控向“男女共防”的新阶段转型,填补男性防控短板,体现了从“单性别宫颈癌防控”向“阻断全人群HPV传播链”的理念升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疾病防控。
惠民政策窗口期短暂 适龄男女尽早行动
HPV感染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论男女都应提升对HPV危害性的认知,并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相互支持、鼓励和督促伴侣及适龄家人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不仅是对自己健康负责,还减少了HPV的传播风险,也是对伴侣和周围人健康的尊重与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至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应该作为HPV疫苗的首要接种对象,这是因为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小年龄女生也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除了小年龄段女生之外,大学生群体和青年男女作为性活跃群体,也应尽早接种适合自己的HPV疫苗给到自己更全面的保护。天津HPV惠民政策中包含的进口九价HPV疫苗是目前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可预防7种高危型HPV型别(16/18/31/33/45/52/58)持续感染引起的相关癌症及疾病的、可适用于男性及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