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10月9日晚间,威龙股份发布关于收到民事起诉状的公告,揭开公司历史遗留违规担保问题的新进展。
同日,公司还披露,因资金安排等因素影响,控股股东此前承诺的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却尚未落地。
叠加近年来,威龙股份的业绩持续承压,这家葡萄酒企业或正面临着多重经营与治理挑战。
违规担保余波未平,涉及千万补充赔偿责任
威龙股份此次被诉,源于其在2018—2019年期间,涉及2.51亿元的违规担保行为。
其中,2019年5月至6月,山东龙口酿酒有限公司曾三次与兴业银行烟台分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累计借款金额达3390万元。
而威龙股份就上述借款与兴业银行烟台分行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故需对不能清偿的部分借款承担30%的补充赔偿责任。
2021年9月28日,兴业银行烟台分行将相关债权及担保权利转让给信达资产;2024年7月4日,信达资产又将该债权及担保权利转让给了本次诉讼的原告。
目前,原告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威龙股份对龙口酿酒公司在上述三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项下借款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30%的补充赔偿责任,涉及金额1017万元。
威龙股份在本次公告中提示,本案尚未开庭,最终对公司的实际影响需以法院审理结果为准。
不过,威龙股份亦表示,2021年,公司曾根据法院生效判决就部分违规担保承担赔偿责任,针对上述未进入诉讼程序的3390万元违规担保,当年已全额计提损失。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延期,实控人涉案或添变数
与此同时,威龙股份控股股东的增持承诺也陷入“逾期未履行”的尴尬境地。
威龙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信心,控股股东星河息壤计划自2024年11月30日起,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区间为不低于1000万元(含)、不超过2000万元(含)。
此后,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又延长6个月,至2025年11月30日。
然而,截至威龙股份最新公告披露日,该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但因“资金安排等因素”,星河息壤尚未增持任何股份,增持计划未实施完毕。
威龙股份在最新公告中强调,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认可长期投资价值”,将继续择机履行增持计划。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稳定性或是影响此次增持计划的重要变量。
就在上述增持计划宣布后的2024年12月25日,威龙股份突发公告称,实控人闫鹏飞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桓台县公安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公告未披露具体案情。
公开信息显示,威龙股份创始人、原实控人王珍海曾因2019年的违规担保问题,导致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
此后公司股权结构几经调整,2023年5月,山东九合云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星河息壤”)成为第一大股东,其董事闫鹏飞通过与其他股东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成为公司新实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增持计划延期之前的5月9日,威龙股份发布利润分配方案变更公告。内容显示,公司原计划2024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
然而,控股股东星河息壤却提议变更方案,以3.32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0.09元现金红利,总计获得298.87万元,占威龙股份2024年净利润的29.13%。
在今年9月19日举行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闫鹏飞现状”及“增持计划进展”已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公司仅回应“尚未收到闫鹏飞事项进一步通知”,并表示将“积极督促控股股东履行增持承诺”。
业绩 “上市即巅峰”,营收净利润波动加剧
作为一家集葡萄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葡萄酒企业,威龙股份于 2016 年登陆上交所主板,但上市后随即陷入“上市即巅峰”的困境。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31亿元大幅下滑至3.93亿元,降幅超50%;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恶化,2019年由盈转亏,当年亏损2587万元,2020年、2021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2.2亿元、4.14亿元。
尽管2024年公司业绩出现短暂回暖,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归母净利润1026万元,但盈利稳定性仍存疑。
今年上半年,受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威龙股份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下降15.27%,归母净利润重回亏损区间,亏损240.2万元,同比下降125.42%。
其中,低端、中端和高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06亿元、4834.92万元和1520.3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5.66%、9.97%和5.23%。
对于公司相关情况,大河财立方记者致函威龙股份董秘办,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