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10月6日报道 日前,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出台了农高创新产业园建设方案,明确“园中园”基础条件、思路目标、发展路径(具体举措)、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随后,温江区农业农村局整合各类区级激励政策措施,集成形成了成都市温江区现代农业类“园中园”农高创新产业园政策资源包,方便企业、人才等随时了解、查阅和办理,通过清晰的顶层设计与精准的政策扶持,高效推进温江现代都市农业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建设。
聚焦“双核驱动”
描绘“农业硅谷”发展蓝图
温江区作为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要承载地,承担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使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于2020年12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已构建起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物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体系,2024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92.6亿元,位居全市九大农业园区榜首。
按照日前印发的《农高创新产业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产业园将依托农高创新中心一、二期,以“专业化细分、特色化突破、生态化集聚”为导向,聚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技服务两个重点产业,打造“双核驱动、特色鲜明”的“园中园”。
《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通过加快推进“园中园”建设,将聚焦“园中园”细分领域和前沿赛道,将农高创新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农业硅谷核心载体,助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
集成“政策资源包”
提供全周期精准滴灌
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全面支持和精准滴灌,为此,区农业农村局对区级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形成《温江区现代农业类“园中园”农高创新产业园政策资源包》(以下简称“政策资源包”),为农高创新产业园内企业与人才提供从项目落地到成长壮大的全周期政策保障。
“政策资源包旨在为农高创新产业园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适用范围明确为产业园内,也就是农高创新中心一、二期入驻企业、人才。”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资源包内容分为知识产权类、农业类、科技类和服务业类四个类别。
“范围覆盖广”是政策资源包的特点之一,共包含相关政策50条,其中,知识产权类10条,主要支持方向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国家级奖项资助、质押融资、维权保护等;农业类14条,针对产业集聚、设施农业、品牌认证、种质资源引进、“农业+”融合等方面提供支持;科技类政策17条,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技术转移、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等提供政策支持;服务业类9条,支持示范性消费场景、品牌连锁、会展业、企业上规上限、楼宇经济等业务开展。
“服务周期全”是政策资源包的又一特点,政策涵盖了从初创期(如研发投入激励、雏鹰企业支持)、到成长期(如产业化项目资助、瞪羚企业激励),再到成熟期(如打造龙头企业、总部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同时支持范围贯穿了从研发创造、成果转化、产业化实施,到最后的市场开拓的完整链条。
此外,政策资源包还有“支持力度大”的特点,对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支持达到了千万级;同时,对于顶尖的知识产权成果,如中国专利金奖、中国驰名商标的资助也高达50万至100万元。政策还精准地将资源投向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采用 "先投后股" 方式支持成果转化,为优质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启动资金,更有对连续高增长的额外激励。
“此外,政策资源包中的政策还统一了申报入口,所有政策均可通过温江区智慧企业服务平台进行申报,同时开设了政策资源包专属咨询电话,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深入推进‘立园满园’,建设方案和配套政策资源包的出炉,不仅为农高创新产业园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坚实的政策保障,更向市场传递了温江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聚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坚定决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农高创新产业园加速崛起、成型成势,温江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蓝图也离现实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