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群看到家人们分享的一份消息,大概内容就是地铁新线审批政策或许就是年底或明年年初施行。
而在轨道交通审批新标准政策中,人口项应该是重点之一,据了解新增地铁站点及沿线800米可达性通勤覆盖人口及岗位密度匹配度。
依据政策来看,覆盖人口及岗位密度,就是要看站点周边的居住量和配套项目,能否满足出行需要。这样的考量也是充分体现出为民众服务的宗旨,今后像6号线冯湾站、城郊线华南城东站、郑许线双庙李站等这样的现象不会再有了。说的直白一点,郊区线路的实施恐怕难度会很大了,除非依靠都市圈城际或市域线,曲线补救才有希望。
郑州地铁6号线冯湾站片区 ©网络 仅供参考
消息说在轨道交通通勤覆盖及岗位密度匹配度当中,800米可达性数据指标大概率调整为大于等于1.4万人每平方公里,这个数据较2021年的审批标准又上升了。
根据网络消息,国家发改委针对轨道交通上报审批标准的新版政策,正在进行最后调整,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金比例将大幅提高(不富有的城市将无法申报地铁);
2、针对800米可达性覆盖通勤人口及岗位密度将有更细致的指标(城郊无法申报地铁);
3、对城市经济指标将大幅提高要求(GDP较少的城市无法报地铁);
4、新政策还将针对运营期成本核算提出新要求(不达标的部分城市,影响新线路申报);
5、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以上,远期客流规模则要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不达标的部分城市,影响新线路申报)。
综合上述内容,咱们来看郑州轨道交通近期线路中的站点谋划,如下图所示。
郑州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梳理地铁站分布示意图 ©官网 仅供参考
请注意,这是郑州轨道交通近期2035年以前计划推进的线路,其中站点的设置很有考量,站点分为四级,其中城市级与片区级核心区半径为500米,辐射影响区半径为800米;组团级核心区半径为300米,辐射影响区半径为800米;社区级核心区半径为300米,辐射影响区半径为500米。
结语
从拟发布的新版政策来看,郑州轨道交通申报已经满足多项指标,唯一不足的就是客运强度,不过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福利和优惠政策,同时在沿线主要场馆筹办中大型活动,依此来提高大家乘坐地铁的意愿并提高客运强度。
郑州轨道交通远期线路布局图 ©珂尔标注 仅供参考
由此来看,郑州四期除了市域(城际线)外,恐怕真的要以延长线为主了,恭喜郑州主城区没有地铁的成熟区域,比如1号线延长、3号线北延、6号线延长、10号线延长、12号线延长、18号线一期等、这些线路希望很大哦。
关注珂尔,了解核心区规划和重点城建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