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招两次:徐州医科大学在职临床博士招生政策解读
创始人
2025-10-04 02:26:15
0

提到徐州医科大学,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不是一所地方医科大学吗?”但你知道吗?这所学校的实力早已冲出地方,走向全国,甚至在全球医疗领域都站稳了脚跟。

无论是麻醉学专业的神话级存在,还是其在临床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徐州医科大学早就用实力告诉了世界:“别小瞧我!”

最新统计,徐州医科大学现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尤其在临床医学方面,徐医更是紧跟“精准医疗”的前沿潮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攻克了不少疑难杂症的研究课题。

多年来,徐医一直招收在职医师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并把“一年两批次”“联合带教”写进《招生简章》,面向全国55万在职临床医师,开放一条“校-院共建、双导师、先读后考、零排队”的博士绿色通道。

一、全国唯一,一年两批次博士点

徐州医科大学最早在2024年度开始将“一年两批次”招生固定化,两批次均配备独立报名入口、独立指标、独立复试时间,且第二批简章首次把“联合带教”政策同步写入。自此,“一年两批次”成为学校在职临床医学博士的常规制度,并延续至2025年。

目前,明文规定每年度分两批次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的在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只有徐州医科大学一家!

相比较,有些大学在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项目,仍实行一年一次集中申请-考核制,未开设固定两批次。

有的高校即便有“补录”“调剂”或“全日制第二批次”,也未把在职临床博士做成固定的一年两批次常态化招生。

有些大学近年确实出现过“第二批次”公告,但属于全日制博士的补录或校内调剂,并非面向在职医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

有些大学仅在单一批次内分阶段复试,没有“第二批报名”。

徐州医科大学一年两批次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为在职医师攻读博士,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

二、全国独一份,“联合带教”博士点

2019年,徐医与徐州仁慈医院签署教学医院协议,首届“联合带教”试验班启动;2020年“联合带教”首次写进招生简章;2024年仁慈临床学院正式揭牌,升级为“院级”培养单位;2025年“联合带教”基地扩容至90家(含上海、北京、苏皖鲁豫多家三甲医院),带教专业30个,临床学科博士生导师173个,联合带教在职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人数占比突破1/3。

什么是联合带教?

“联合带教”是徐州医科大学在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校企(院)协同机制。

学校与附属医院及合作医院共同组建导师组,由高校博士生导师与医院高级职称专家联合担任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课程学习、临床轮转与科研训练,博士生的学位授予单位为徐州医科大学,但整个培养过程由“高校—医院”双主体共同完成。

徐州医科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文规定,报考联合带教在职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员条件与“非联合带教”要求一致,主要特点如下:

双导师,学校1名博导+联合企(院)1名正高,联合署名、联合指导、联合考核;

双基地,徐医大附属医院+联合企(院),两边实验室、临床资源、病种数据全面共享;

双成果,毕业论文同时转化为联合企(院)“新技术、新项目”,同一套数据既拿学位又冲医院科技奖。

与定向培养有什么区别?

定向只解决档案问题,联合带教把“企(院)专家”升级为“第二导师”;

SCI第一署名可写“徐州医科大学+××医院”,一份产出同时完成人才、科研、临床三项关键绩效一次达标。

政策一致性

联合带教≠降格,毕业标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完全一致,含金量不打折。

【实例】,2024级某市一院麻醉科王海(化名)主任,把“术后认知障碍”课题搬进本院,3年发SCI4篇(IF累计11.2),毕业即升主任医师,医院一次性追加科研经费30万元。

三、系统内外一视同仁:只要优秀,不怕“外来户”

众所周知,很多高校只招系统内的考生,因为博导资源有限,一个博导原则上仅招收1名博士生,而想考博士的学生太多,系统内的就应付不过来,甚至出现排队现象。

此外,医学博士比较难毕业,博导讲究的是师承制,需要对博士生全面了解,彼此知根知底,所以很多医科大学的博导基本只招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的学生。如此这般之后,最后的导向就是系统外的考生哪怕学术成果再多,科研论文影响因子再高,也没有录取的机会。而徐州医科大学不拘一格,对系统外的考生同等对待,充分体现出包容性和学术自信。

2025年拟录取名单里,系统外考生占52%,连云港一院、淮安二院、扬州苏北医院等“非直属”单位均有上岸;

没有“排队”潜规则,导师点头即可进入材料关;

学费一视同仁,2万元/年,分学年缴纳。

【实例】,某市中医院急诊科医生李坚(化名),硕士毕业刚满2年,无省部级课题,仅凭2篇SCI(IF2.8、1.9)获得徐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导认可,2024年成功录取。

三、对在职同学读博非常友好

招生规模“四连增”,2022年52名,2023年58名,2024年84名,2025年139名,尤其是2025年与2024年相比较,增幅66%;

专业“上新”,2025年首次新增护理学、急诊医学、放射影像学3个博士方向,全国同类院校罕见。

英语“先上车后补票”,无需入学前提交六级或博士英语统考成绩,录取后三年内通过“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即可。

工作年限“零门槛”,简章未设“硕士毕业满×年”条款,只要单位同意、符合规培或中级职称条件即可报名,95后年轻主治也能冲,

脱产“柔性化”。

课程仅3个学段,每学段连续2周;后续科研与论文可回原单位完成,导师团队线上+线下双指导,真正做到“边工边读”。

四、三个专业首年招生:护理学、急诊医学、放射影像学

护理学,是徐医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聚焦“重症护理、慢病管理、护理信息学”,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一流专业,毕业生不仅在国内的医院体系中供不应求,在国际护士市场上也很吃香。

急诊医学,2017年成为急诊医学专业博士点,牵手国家麻醉临床医学中心,主打“脓毒症早期预警、多发伤闭环管理”;

放射影像学,联合江苏省医学影像与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布局“AI影像、分子影像、介入放射”。

【实例】,2024级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航(化名)医生,凭借“多发伤质控数据库”成功切入急诊医学博士方向,入学即获导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五、提前联系导师——成功“临门一脚”

徐医明确提示:考生在报名时,凡由于未取得导师同意而造成不能复试或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每位博导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原则上仅招收1名学生,建议考生在报考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充分征求报考意见;

各学院组织包括博导在内的专家组成综合考核小组,在综合考核现场,小组成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语听力及口语能力测试和基本素质考核,同时参考考生申请材料审核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测评,独立打分。

在录取环节,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可见,导师的作用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联系导师呢?三步致胜法宝:

一是主动与意向导师联系、沟通,向导师介绍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如病例积累、手术创新;二是向导师提供规培证、代表科研能力的代表作,如SCI论文或省部级课题;三是5000-8000字研究计划,主要包括背景-方法-预期-契合点。

导师高度认可的话,恭喜您:等于提前被录取了。

【实例】,2024级某市二院肾病科刘强(化名)医生,面见导师时携带“本院300例IgA肾病队列数据”+“拟开展多组学预测模型”汇报,8分钟路演后直接获得导师签字,成功锁定唯一名额。

当“唯论文、唯全日制”成为主流,徐州医科大学反其道而行之。带着本院病例、本院导师、本院资源读博,毕业时再反哺医院——这才是真正的“医教研”三位一体。2026年,140+个席位已备好,只差一个面见导师的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金对赌”涉嫌开设赌场罪,有... 红星资本局10月12日消息 昨日,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官方发布行业警示函,其中提到,深圳水贝三...
百岁院士疑遭强行合影发布维权声...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10月11日,钟世镇院士办公室通过媒体发布严正声明,指出其百岁寿辰庆典期间遭五人...
杨春宝律师团队:私募基金行业法... 国资基金研究中心法律服务动态 01 杨春宝律师团队代理的某投资者与某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投资合同...
原创 一... 近期,《华尔街日报》炒作所谓“大陆收台时,台湾能源库存告急”的话题,援引与美国智库的兵棋推演称,台湾...
日媒: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台湾当局...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年来,台湾当局屡屡尝试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谋求与多个国家签署贸易协议...
因劳动争议,栾正云起诉*ST花...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栾正云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劳动争议”,原告为栾正云,被告为花王生态工程...
衢州烂柯杯决赛首局,党毅飞力擒... 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今天在衢州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落子,三番棋首盘,党毅飞九段执黑中盘...
周末打虎!刘安林生活腐化堕落,...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寿纪检监察...
政策赋能AI+政务 开勒股份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
免费坐公交,看病少花钱!云浮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直以来,云浮市始终把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放在心上,并特意整理了一份全方位的惠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