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叔聊天,他说自己在这儿干了五年,每天站八个小时岗,刮风下雨都得在外头,可工资每个月就三千五,连社保都是按最低标准交的。我问他“为啥不跟物业签合同”,他叹了口气说“咱是劳务派遣来的,合同跟第三方公司签,物业根本不算咱的‘老板’”。后来才知道,像他这样的劳务派遣工,在物业、工厂、甚至一些事业单位里一抓一大把,有人说这制度是“人吃人”,听着吓人,可细琢磨琢磨,这里面的坑确实能把人磋磨得没脾气。
首先最扎心的一点:干一样的活,拿不一样的钱,连“身份”都矮一截。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同工不同酬”,劳务派遣工就像公司里的“临时工”,明明跟正式工干着同样的活,甚至比正式工还累——比如工厂里的流水线,劳务派遣工往往要加班赶产量,可工资却比正式工少一半;事业单位里的劳务派遣工,天天帮着整理资料、跑手续,可正式工有的绩效奖、年终奖,他们连边都摸不着。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国企的客服部做劳务派遣工,她说自己每天要接两百多个电话,喉咙哑了都不敢请假,可月底发工资,正式工拿八千,她只能拿四千五,连高温补贴都比正式工少两百。更气人的是,公司组织团建、发节日福利,永远没她的份,“人家正式工发购物卡,我们就发袋洗衣粉,还得听第三方公司说‘有就不错了,别挑’”。这种“区别对待”,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明明干着最累的活,却连最基本的公平都得不到。
更坑的是,劳务派遣工就像“没人管的孩子”,出了事没人担责。因为他们的合同是跟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的,跟实际干活的单位(也就是“用工单位”)没啥直接关系,所以一旦出了问题,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就开始“踢皮球”。比如在工厂里受伤了,用工单位会说“你跟劳务派遣公司签的合同,找他们去”;找劳务派遣公司,又会说“你是在人家厂里受的伤,该他们负责”,最后受伤的工人只能自己跑断腿维权。
我老家邻居家的儿子,在一家电子厂做劳务派遣工,去年上班时被机器砸伤了手,住院花了三万多。找工厂要赔偿,工厂说“跟我们没关系,你找派遣公司”;找派遣公司,对方只愿意报五千块,说“你没买工伤保险,只能这样”。最后没办法,只能找律师打官司,折腾了大半年才拿到赔偿,手也落下了后遗症。他说“早知道劳务派遣这么坑,打死我也不做,出了事连个撑腰的都没有”。
还有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劳务派遣工根本没“安全感”,随时可能被“踢走”。因为他们的工作大多是“短期的”“临时的”,用工单位要是不需要人了,一句话就能把他们退回劳务派遣公司,而且不用给任何补偿。比如商场旺季的时候,会招一批劳务派遣工当导购,旺季一过,立马就把人退回去,这些工人只能等着劳务派遣公司再给找下一份活,要是找不到,就只能坐吃山空。
我表姐之前在一家服装店做劳务派遣导购,旺季的时候每天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十点,脚都磨起了泡,可等过了春节,商场说“人够了”,直接把她退给了派遣公司。她在家待了两个多月,派遣公司也没给找新工作,最后只能去餐馆端盘子。她说“干劳务派遣,就像在走钢丝,不知道啥时候就掉下来了,连份稳定的收入都没有”。而且很多劳务派遣公司还会扣工资,比如每个月从工资里抽成,或者以“管理费”的名义扣钱,本来就少的工资,到手就更少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劳务派遣工很难有“上升空间”,大多是“干一辈子临时工”。用工单位很少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劳务派遣工,更不会给他们培训、晋升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人“不是自己人”,随时可能走。比如在一些事业单位里,劳务派遣工只能做些复印、打杂的活,想做核心业务、想转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企业里,就算劳务派遣工做得再好,晋升的名额也永远是正式工的,他们只能一直干最基础的活。
我有个同学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劳务派遣的运营助理,她特别努力,每天主动加班整理数据,还自己学了短视频剪辑,帮公司做了好几个爆款视频。本来以为能转正,结果领导跟她说“你是劳务派遣来的,我们这儿转正只招校招生”。她委屈得哭了一场,最后还是辞职了,“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人家根本没把你当自己人,干得再好也是个‘外人’”。
可能有人会说“那为啥还有人愿意做劳务派遣工?”其实不是他们愿意,是没办法。很多劳务派遣工都是没学历、没技能的普通人,比如农村出来的打工者、年纪大的下岗工人,他们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靠劳务派遣混口饭吃。还有些人是想“曲线救国”,以为先做劳务派遣工,说不定能转正,可最后大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且现在有些单位为了“省事”“省钱”,故意大量用劳务派遣工。比如一些企业,用劳务派遣工不用给他们交高额的社保、公积金,不用承担辞退的风险,能省不少成本;一些事业单位,因为编制有限,又需要人手,就用劳务派遣工来“填坑”,既不占编制,又能干活。可他们省下来的钱、省下来的事,都是建立在压榨劳务派遣工的基础上的——用最少的钱,让他们干最多的活,出了事还不用负责,这不是“人吃人”是什么?
当然,也不是所有劳务派遣都是坑,比如一些正规的国企、事业单位,会给劳务派遣工提供相对公平的待遇,甚至有转正的机会,但这样的情况太少了。大多数劳务派遣工,都在过着“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担最大的风险”的日子,他们就像制度里的“牺牲品”,被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两头压榨,却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说到底,大家说劳务派遣制度是“人吃人”,不是夸张,是因为这制度里的不公平、不保障,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太多普通劳动者。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却连最基本的权益都得不到,甚至连“被尊重”都成了奢望。希望以后能有更完善的制度,能真正保护这些劳务派遣工的权益,让他们不用再过“看人脸色、随时可能被踢走”的日子,毕竟,每一份劳动都该被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都该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