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德肖维茨曾说过:“我所见过最差劲的律师,往往都是衣冠楚楚、口才出众,却愚蠢至极的人。”这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上海律师江一平。
律师的职责,本该是为了正义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努力。但如果当事人本身罪行累累,已被万人唾弃,那么有职业操守的律师通常会拒绝为其辩护。然而,总有人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放弃底线与良知。江一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他为日本在华的头号战犯冈村宁次出庭辩护,让这名满手鲜血的屠夫逃脱了应有的法律惩罚。这不仅让无数死于侵华战争的冤魂难以瞑目,也让曾经信任他的同胞寒心,更让律师职业的操守蒙羞。
江一平并非一开始就是“恶魔的帮手”。他出身于优渥的家庭,从小聪明俊朗,受父亲严格管教而成长为热血青年。他在复旦大学和东吴大学同时获得法学学位,学识扎实,一出道就备受瞩目。
年轻时的江一平关心百姓,伸张正义。1925年,学生与工人因抗议日企的残酷压榨而被捕,他义愤填膺,亲自到牢房安慰学生,并誓言要将他们救出。最终,他在法庭上凭借犀利辩论让被捕者无罪释放,从而赢得了“守护神”的美誉。那时的江一平,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迎娶了上海富商虞恰卿的女儿之后。虞氏家族背景显赫,曾是蒋介石的金主。借助这层关系,江一平迅速跻身上流社会,开始沉迷权势与享乐。他渐渐从正义的斗士,沦为富商的“法律打手”,为其在商界打压竞争对手,积累财富。
就在江一平沉溺声色犬马时,冈村宁次却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残酷的人体实验……冈村的暴行罄竹难书。对此,江一平绝不会不知,但他选择视而不见。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盼望冈村宁次受到审判。然而,冈村却通过关系联系到江一平。1948年夏天,江一平宣布将为冈村出庭辩护。此消息一出,全国震惊。父母痛斥他,父亲甚至以断绝关系相威胁;妻子苦劝无果后,毅然回到老家,与他分道扬镳。
在全国舆论的反对声中,江一平依旧执意出庭。他竭尽全力为冈村辩护,最终真的帮助其脱罪。那一刻,他彻底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随之而来的,是彻底的覆灭:父亲被气得撒手人寰,妻子离婚,昔日的同学、同行都与他划清界限。复旦与东吴大学取消了他的学位,律所解除了他的聘用。他被逐出社会,沦为人人唾弃的“叛徒”。最终,他孤身一人逃往台湾,寄人篱下。
奢华的生活从未兑现,荣华富贵烟消云散。1971年,他在台湾孤寂死去,无人吊唁,无人送葬。
江一平的一生,是对“背叛良知”的最好警示。他曾经才华横溢,也曾被视为正义化身,但最终因贪图富贵与权势,背叛民族与同胞,结果自取灭亡。法律的根基是人心与人格,江一平虽学识渊博,却连最基本的良知都遗失殆尽,因此,他的下场,也正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