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病逝后,公婆起诉儿媳要求平分儿子4万元众筹款!法院:驳回
创始人
2025-09-26 20:28:47
0

2021年,梁某因病通过“某某筹”平台发起筹款用于治疗,之后不幸去世,剩余4万余元众筹款未使用,由梁某妻子保管。

梁某父母认为,未使用的众筹款应作为梁某的遗产,其父母可以依法继承。梁某妻子则认为,未使用的众筹款不属于梁某的遗产,梁某父母无权要求分割。

为此,梁某父母将梁某妻子、梁某子女诉至法院,请求平等分割继承该笔未使用的众筹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某某筹”是一个社会公益平台,是不特定多数求助人与不特定多数救助人之间的连接渠道。“某某筹”汇集的众筹款帮助特定的大病求助人,属于特殊的网络慈善众筹范围。在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在该公益平台上募得的众筹款,救助人捐赠目的系用于受助人疾病治疗,而非个人财产赠与。本案“某某筹”资金的用途限定于梁某疾病的治疗,如果将用于治疗疾病的众筹款转化为受助人名下的个人财产,不仅不符合救助人捐赠的目的,亦为受助人不当得利创设了可能的途径,违背公序良俗。

因此,“某某筹”平台筹集捐赠给受助人的众筹款应用于特定用途,受助人死亡后将众筹款转化为其遗产缺乏法律依据。未使用的众筹款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有关规定处理。

最终,法院判决驳回梁某父母主张平等分割继承梁某未使用的众筹款的诉讼请求。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提醒

本案虽以遗产继承纠纷为表象,实则触及社会公益捐赠财产的法律属性界定这一核心命题。在新型网络互助模式不断涌现的当下,如何平衡民事权利与社会公益、法律逻辑与道德伦理,成为司法者不可回避的话题。

现实生活中,有的大病患者会因经济原因支付高额医药费困难,从而借助网络平台寻求社会捐款。网络众筹平台为求助人提供发布求助信息的渠道,积少成多募集来的资金为许多经济困难患者解决了燃眉之急。如果将用于治疗疾病的众筹款转化为受助人名下的个人财产,不仅不符合救助人捐赠的目的,还将消耗社会公众对于公益事业的信任,亦可能导致受助人或其家人不当得利,违背公序良俗。本案通过对财产来源审查、使用目的审查、权益归属审查为类案处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裁判路径。特别是在网络众筹平台纠纷频发的背景下,裁判确立的“禁止慈善财产私有化”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司法判例的指引,向社会明确传达以下价值导向:网络众筹绝非私人敛财渠道,任何试图突破捐赠协议约定、违背慈善目的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来源:FM93交通之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川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最新消息,今年以来,受国内消费需求恢复较慢,部分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叠加生猪价...
崔东树:2026年车市压力很大... 【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20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2025年国家加紧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生...
太原刑事律师:三位资深律师实务... 在太原的法律服务市场中,刑事辩护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成为当事人选择律师的重要标准。笔者基于对本地律师行业...
建设工业(002265)披露2... 截至2025年10月20日收盘,建设工业(002265)报收于28.3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
最新增值税政策!财政部2025...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风力发电等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公告202...
与超讯通信发生买卖合同纠纷,震... 震有科技又有3 个账户被冻结。 10月20日晚间,震有科技公告称,因与超讯通信买卖合同纠纷,公司成被...
分析|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5...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中国经济“三季报”。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
突发诉讼!原中选投资人离奇出局... 出品|达摩财经 江苏“船王”任元林参与杉杉集团重整、欲入主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的计...
最高检: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起...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10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最高检了解到,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