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能够看到商户的实时信息,还能够防止商户跑路,太方便了!”“在平台上办卡时还能顺便签署合同,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保障。”2023年3月,成都市郫都区正式上线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平台,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监管平台如何发挥作用?市场预付式消费环境是否得到改善?9月24日上午,记者前往郫都区实地走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台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已有426家商户纳入监管,监管资金1345万元,全区预付式消费纠纷投诉量较监管前降低近63.8%。
扫码查商户、签约有保障
信用监管平台拦截“卷款跑路”风险
近年来,各种预付式消费成为了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很多消费者一方面对储值开卡的优惠心动不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忌商家“圈钱跑路”“倒闭失联”的潜在风险。
市民胡女士居住在郫都区,平日喜欢游泳健身,然而2024年的一次经历,让她对健身房办卡出现了种种顾虑。“当时我在健身房办了张年卡,大概使用了半年多,没想到健身房突然就倒闭了,老板一直也没有联系上。”
胡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虽然损失的金额不多,但对这种预付式消费也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后来我看小区里张贴了宣传单,这才知道本地有对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的平台。”胡女士看到宣传单后,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发现,不仅是健身房,还有如餐饮、教育机构、美容美发、运动中心等多家提供预付式消费项目的商户入驻了该平台。“这个平台为我们消费者提供了保障。”去年,胡女士在该平台上重新办理了一张健身房年卡,“在平台上不仅能够实时看到商户的各种信息,在购买该项目时还可以签署一份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对消费者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预付式消费监管新路径
平台精准预警 守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今年4月9日,成都某驾驶培训公司帐户出现大额资金异动,账户内原有资金106800元,一下提取了45000元。专职网格员立即赶到商户处核实经营状况,发现商户是因为缴纳年度房租费,才提取了大额资金,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为何专职网格员能第一时间赶到商户?这多亏了郫都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平台发出预警信息。
据郫都区政法委工作人员介绍,该商户已纳入平台,平台针对该商户设置提取金额达到帐户内总资金的40%以上,就会触发大额资金异动预警并自动将该商户转为停售状态。同时,平台还会将预警信息发送到专职网格员手持终端,专职网格员在平台上对此事件进行回复、结案后,平台预警才得以解除,商户在平台上的经营状态也恢复正常。
“平台是2023年正式上线的,我们统筹了10余个区级部门,探索建立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体系,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推动预付式消费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平台运行以来,已有426家商户纳入监管,监管资金1345万元,通过平台引流,入驻商户营业额大幅提升。目前,使用平台的商户和消费者未发生一起预付消费纠纷,全区预付式消费纠纷投诉量较监管前降低近63.8%。
线上预警+线下巡查
营商环境与消费信心双提升
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由商户端、消费者端、银行端、政府端组成。商户入驻时,平台通过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对接,验证经营商户的合法性和发卡资格。消费者在充值时,将与商户在线签署规范的制式合同,尽可能减少合同纠纷,消费者充值的费用也将由银行对其进行动态监管。
“我们依托线上平台监管和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行业主管部门线下巡防,不仅能够对商家经营异常、银行存管资金不足、银行账户资金锐减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还可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和专职网格员。”工作人员表示,这样一来,通过不断完善平台预警、部门联动、网格响应的快速处置机制,就能够从源头防范商家“卷款跑路”风险发生,守护市民的“钱袋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图 张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