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届国际调解员代表团一行25人抵达黑龙江,在黑龙江省对俄新产业促进会组织召集下,同中方同行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围绕跨境法律调解机制、律师实务及民商事诉讼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交流加强中俄法律界合作,为双边经贸及民间往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俄方代表团在哈尔滨参观(张书军 摄)
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届国际调解员成员有200余位,来自俄罗斯全国各地。此次来访的25人中,有法官、律师、国际调解员和高校的法学博士、教授及专业谈判员、心理学专家等。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交易模式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呈高发态势。从合同履行纠纷到知识产权争议,从跨境投资合规挑战到政策变动引发的履约困境,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俄罗斯企业“引进来” 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跨境合同纠纷、税收合规等法律风险防控需求日益凸显。黑龙江省对俄新产业促进会负责人希望双方共同建立线上线下经贸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中俄双方政策解读、跨境调解、仲裁执行等方面形成合力,为中俄企业提供“全流程、无障碍”的强有力支持和帮助。
座谈会现场(张书军 摄)
在座谈交流环节,来自俄罗斯的25位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了俄罗斯法律调解体系的运行机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俄方代表指出,俄罗斯在商业纠纷调解中注重挖掘背后的商业逻辑,通过灵活协商,实现各方利益平衡;在民事纠纷调解中,则更关注情感因素,强调以和解为导向,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
中方代表发言时说,当前中国法律调解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形成了完整的纠纷解决网络。同时,中国在调解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培养了大量专业调解人才,建立了多个高效便捷的在线调解平台,提升了调解效率与质量。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分享了跨境纠纷调解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国法律调解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创新思路。(来源:黑龙江省对俄新产业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