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协同,筑牢“十五五”价格合理回升基石
创始人
2025-09-23 07:46:07
0

当前,物价长期低位运行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微观体感却存在一定“温差”的重要原因。

——————————

物价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民生与企业的“体感温度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期在发布最新的经济数据时表示,8月主要指标总体平稳,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就业“稳”没有改变,价格“稳”也没有改变。

在3个“稳”中,价格因持续低位运行备受关注。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长期处于低位,不过,在政策推动下的积极变化正在累积,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付凌晖指出,这主要由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回暖带动。

当下正值“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的关键阶段,下阶段经济走势及价格调控路径,成为宏观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闫衍谈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为5.3%,超过市场预期,但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凸显,8月一些宏观指标回落,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如何稳物价,扩内需,是否需要像去年四季度一样出台一揽子刺激政策,这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9月21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出,站在“十五五”规划政策窗口期,需高度重视价格问题,通过多项举措推动“十五五”时期价格合理回升。在同日举行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当前价格低迷现状、影响因素及破局策略展开深度研讨,为“十五五”期间稳定价格、夯实经济增长基础提供关键思路。

政策发力与“反内卷”见效,核心CPI持续回升

8月价格指数出现了一定的积极变化。在整体物价低位运行的背景下,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反映出供需关系、消费市场等领域的改善态势。

这一回升态势,离不开政策推动与市场环境优化。付凌晖解释,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企业无序竞争治理稳步推进,工业消费品领域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带动价格上涨;同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居民暑期出行、文旅消费升温,高品质社会服务需求扩大,推动服务价格回升。

8月核心CPI为2024年2月以来最高,是否意味着价格迎来了转折点?

对此,付凌晖表示,判断经济指标转折点需谨慎分析。从近期情况看,推动CPI合理回升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消费需求有望扩大。随着天气转凉,食品消费需求有所增加,中秋、国庆节日临近,假日消费也有望扩大,将有利于带动CPI上涨。二是季节性因素带动。随着季节变化,服装换季上新,价格可能会稳中有涨。新学期开学后,教育服务需求扩大,也会带动相关价格变化。三是“反内卷”治理效果显现。近期,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带动相关行业生产价格出现积极变化。生产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也有利于CPI回升。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显现向好迹象,8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关注到,“反内卷”助力物价改善。他说,无论是当前物价运行改善还是未来进一步推动物价回升,以“抵制企业无序竞争、推动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为核心的供给侧“反内卷”都被当成重要的政策工具。

一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反内卷”正在显效。8月份,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比上月收窄3.2-10.3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这5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个百分点。

不过,价格领域仍存隐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指出,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市场供求矛盾尚未缓解,且CPI已连续30个月在0附近波动,PPI连续30多个月处于负区间。

资产价格的波动也加剧了价格困局。毛振华提到,8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降幅虽总体收窄,但长期处于下行通道,居民资产负债表缩水,通过“房价下跌—居民消费意愿收缩—企业利润承压—就业与收入预期恶化”的链条,加剧对经济的“负向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GDP平减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已连续9个月为负,创下历史最长负增长纪录,名义GDP增速显著低于实际GDP增速,不利于经济良性循环。

多重因素制约价格回升

物价保持合理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将影响企业增产增收,从而最终影响就业和收入。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为2%左右。报告提到,结合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物价目标设置经验,2%通胀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普遍认可的“价格稳定”标准,也符合中国从工业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的现实情况。

多位专家认为,当前,物价长期低位运行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微观体感却存在一定“温差”的重要原因。为何价格低迷局面难以扭转?多名专家从多维度剖析根源,认为这是经济增速换挡、内外供需失衡、宏观主体预期偏弱等多重矛盾叠加的结果。

“经济基本面是决定物价走势的基础。”毛振华谈到,“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换挡,经济增长承压直接制约价格回升——经济高速增长期往往伴随价格上行,而增速换挡期内,企业盈利空间收窄、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商品与服务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承压,叠加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就业压力大,进一步抑制消费改善,加剧物价下行压力。

他认为,本轮物价持续偏低的核心约束在于需求不足,这一因素或将持续影响“十五五”时期物价走势。过去价格问题常被忽视,如今已成为影响民生、企业经营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之一。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高培勇指出,价格持续低迷有两大核心原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收入与财富分配格局变化引发预期下行。这种预期变化会深刻影响当前消费和价格水平,分析宏观经济必须将预期纳入考量变量。

“从长期看,人们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不仅仅取决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多取决于未来分配制度的走势。”高培勇建议,“十五五”时期,要作出更贴近中国现实的分析,在短期政策调节和刺激之外,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道路。

“消费已不仅是‘收入的函数’,更是‘财富积累的函数’。”高培勇建议,当前的分配改革需兼顾“收入分配”与“财富积累分配”,且必须聚焦居民个人层面,而非中间环节。具体而言,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

他关注到,当前,宏观政策围绕着提振消费“火力全开”,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是3000亿元以旧换新财政补贴政策,“不要小看它。”“以旧换新”“焕”出了消费新活力。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今年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已超1.9万亿元,惠及超3.2亿人次。

此外,毛振华也提到,“十五五”时期,物价回升有基础。展望“十五五”时期,伴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反内卷”推进下产能治理显效,以及新动能持续蓄势,我国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尽管难以彻底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但有望阶段性缓和,为物价平稳回升提供支撑。

政策组合与改革协同发力稳价格

针对下阶段及“十五五”期间如何推动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多位专家形成共识:需以“明确目标+政策组合+改革深化”为框架,既靠短期政策稳需求、防风险,也靠长期改革破瓶颈、强基础,形成合力破解困局。

在目标设定上,毛振华提出,将CPI同比增长2%作为“十五五”长期平均通胀目标,且从“控制目标”转为“奋斗目标”。若未达标,建议启动补偿机制。补偿机制需综合参考失业率、税收增速、企业及居民收入增速等微观“体感”指标,确保政策调节贴合市场实际。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毛振华认为必须突破传统政策局限,“出大招”刺激内需。在短期政策层面,借力财政政策,通过“三个抓手”发力:一是向居民发放消费补贴,将低效、无效基建支出转为民生消费补贴,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信心;二是发放保障房购买专项补贴,从供需两端推动房地产市场出清;三是推出债务置换方案,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仍有操作空间,需聚焦服务消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沛。

“我们要全面推进‘反内卷’治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供给结构。”在毛振华眼里,“反内卷”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举措,需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反内卷治理。他还提及,坚决制止地方“一哄而上”布局“热点行业”。

针对下阶段的经济形势,他提出,当前提振最终消费需求是核心,但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预防性储蓄倾向上升,短期内不宜过度依赖居民加杠杆,应重点稳住企业部门杠杆,适度提升政府杠杆率。“如果通胀比较低,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不退坡’,给市场一颗‘定心丸’。”

长期改革则需破解深层矛盾,其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稳价格的重要支撑。

此外,在市场机制建设上,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还提到,“内卷”本质是“市场出清机制缺失”,部分企业与地方政府“托底”低效产能挤压市场空间,未来,需深化国企改革与地方财税改革,让价格成为供需平衡的“信号灯”;同时要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护民营经济。他进一步强调,稳价格的核心是稳消费,稳消费的关键是稳收入,而稳收入的基础是稳就业,稳就业则依赖于稳企业。通过“稳企业”实现“稳就业”“稳收入”“稳消费”的连锁效应。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23日 05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植物工厂”里看丰收智慧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安徽雾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在安徽省合...
关注!超强台风桦加沙持续逼近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750公里的...
时报访谈丨姜松:政策“组合拳”... ——访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姜松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小霞 在近日...
古宛娴,被查 广东肇庆市纪委监委9月22日消息,肇庆学院基础建设部部长古宛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肇庆学院纪...
玛纳斯县司法局召开公共法律服务... 近日,玛纳斯县司法局召开公共法律服务行业推进会。 会议聚焦党建引领、专业提升、社会责任与自身建设四大...
原创 首... 在全球政治的舞台上,巴勒斯坦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于9月21日相继正式...
【早知道】住建部:持续巩固房地... 人民财讯9月23日电,【摘要】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培育壮...
云南省修订《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9月22日,《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修订草案)》...
弯道超车!登贝莱比姆巴佩先拿金...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2025年金球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法国前锋登贝莱首次问鼎。在金球奖结果出炉后...
17级以上!台风“桦加沙”可能...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朝广东沿海靠近,或成今年影响最严重台风。浙江部分地区将迎来大到暴雨,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