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黄康平
游泳消暑是不少市民夏日的首选,但游泳场馆是否规范经营?社会公众的游泳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今年夏季,湖北省赤壁市检察院聚焦游泳场所急救设备配置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推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配尽配”,筑牢泳池安全防线。9月22日,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办案始末。
游泳属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对心脏负荷较大,易突发意外。AED是心搏骤停救援“黄金4分钟”的关键设备,其规范配置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今年7月,赤壁市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调取全市AED设备配置信息,并与学校、景区、游泳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部分游泳场馆未按规定配置AED设备的线索。
经实地调查验证,检察机关确认多家游泳馆存在AED缺失或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隐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夏季泳客密集,必须严格落实急救保障,配备AED设备,还要加强使用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承办检察官介绍,7月2日,赤壁市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召开磋商会,围绕游泳场所AED配置的现状、困难及整改方向进行沟通。
游泳馆配备AED设备
承办检察官指出,根据《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等规定,游泳场馆作为高危场所,应当依法配置AED设备。行政机关对此高度认同,表示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全面推进AED配置和人员培训工作。
磋商会后,行政机关迅速部署专项整改行动,对全市12家游泳场所全面检查,推动AED设备合规配设;组织场馆负责人和救生员开展AED操作及防溺水专题培训。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核查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等,实现持证率、检测合格率均达100%。
“装了AED,顾客更安心,我们经营也更有底气!”一位游泳场馆负责人表示。前不久,公益诉讼办案组在开展回头看时发现,所有游泳场所的AED设备均已“上岗待命”,成为泳客新的安全屏障。
赤壁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民生关切,强化数字赋能,以更高水平法律监督凝聚保护合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