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文大国到创业热土,丹麦的“一招妙手”成为制度创新样本|浦江创新论坛
创始人
2025-09-21 15:06:31
0

丹麦曾经长期在生命科学的论文产出上名列前茅,却因初创企业稀少而难以形成强劲的创新生态。但受益于一个特别的创新机构,这一短板问题在短期内被迅速扭转。

在今天举行的第18届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延斯·尼尔森介绍了这种正在改变国家创新格局的制度探索,而这个“创新放大器”就是尼尔森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

延斯·尼尔森在浦江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文汇报记者袁婧 摄

尼尔森表示,目前,全球大型药企中,约有一半的新药管线源自大学与研究所的基础研究,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在生物医药领域,能否将学术突破有效转化为产业成果,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

然后此前,丹麦却存在突出的“科研强、转化弱”的落差——按照生命科学论文产出计算,丹麦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如果用初创企业的数量来衡量,丹麦却长期落后于其他领先的欧洲国家,更不要说美国波士顿,以及英国牛津、剑桥等创新高地。而这一正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动力。

过去六年,在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的推动下,情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如果用每1000篇论文所“孕育”的初创企业数量来计算,丹麦已经较过去实现了五倍的增长,从而从“论文大国”变为创业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

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由药业巨头诺和诺德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支持,其中诺和诺德首期投入5亿欧元,定位于弥合学术成果与产业之间的断裂。它通过自创的一个筛选模型,每年会支持约35个早期项目,同时基于她们最多3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

六年来,这一机制已累计孵化出130余家公司,撬动外部投资约9亿欧元。其中多个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尼尔森强调:“我们的初始投资平均实现了七倍增值。”

尼尔森表示,目前,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不仅深耕肿瘤学、代谢性疾病等传统优势领域,还将女性健康等被忽视的方向纳入布局,试图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吸引更多资本参与。

他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生物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更价值的投资组合,并不断吸引新的外部投资人加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速生物医药创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始祖鸟道歉遭反讽!户外品牌用“... 9月19日,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县热龙乡(海拔约5500米)举办...
突发!国足选帅杀出最大黑马,4... 国足选帅再现戏剧性转折!在报名截止日的最后时刻,西班牙名帅奥斯卡·加西亚突然提交了申请材料,这位52...
“三融”破难题 “一站”解纠纷 原标题:华安县综治中心为何成为百姓赞誉的“家门口的服务站”? “三融”破难题 “一站”解纠纷 在华...
卡塔尔"生气&quo... 据美国Axios新闻网当地时间9月20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卡塔尔要求以色列就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
深圳举行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会 建...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 记者 林清容)近日,2025华语律师大会(华语律师深圳...
“湘超”永州主场一票难求,官方...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9月21日晚,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第二轮,永州队将迎来自己的首个主...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丨如何加强新... 人民日报记者 徐隽 读者关切 我是一名外卖骑手,有时会听到工友因送外卖时发生交通事故而打官司的事。请...
忻州: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 来源:忻府公安 真的太感谢警察同志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 挽回了损失! 守护企业平安就是护航发展 ...
游艇产业借海南自贸港政策东风驶... 碧波荡漾,游艇穿梭。近年来,随着零关税购艇、租赁合法化、夜航区设立,试点乘员定额放宽至26人等系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