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从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城乡融合发展的试点地区,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即使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成都仍然实行单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现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第一,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知识介绍:
成都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办法,是以成都市政府成府发〔2009〕58号的方式来发布的,从2010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参保对象分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大群体,农村居民的缴费档次和城镇居民的缴费档次要求是不同的。
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以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分为10%、20%、30%、40%、50%五个缴费档次。其中农村居民可以在这五个缴费档次选择一个缴费档次,按照10%缴费费率缴费,城镇居民只能选择40%、50%两个缴费档次。按照12%的缴费费率缴费。
年满16岁以上的城乡居民按照选择的缴费档次,按月或是年度缴费,每年的缴费基数由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公布。在每个缴费档次中,按照四川规定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个人缴费的8%和财政补助计入个人账户,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部分计算基础养老金。
2025年的各个档次的缴费标准补助标准如下图:
年满60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选择一档作为缴费基数,按照按12%费率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费;城镇居民按照按缴费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或50%为基数,按12%费率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费。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补缴的缴费档次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
城乡居民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后,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国家补助、省补助、市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三个部分,此外还有增发养老金,比如独生子女父母增发5%的基础养老金,退伍军人每一年军龄增发1%的基础养老金,假如有五年军龄就要增发5%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有点类似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即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平均缴费指数,乘以累计缴费年限,乘以1%;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60岁计发月数139个月,和城镇职工一样。
第二,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知识介绍:
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国发(2014)8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而建立的。参保人员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城乡居民,采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缴费方式,分为十二个缴费档次,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以四川省为例,2025年四川分为十五个缴费档次,最低缴费档次为每人每年缴费200元,政府补贴40元,最高缴费档次为每人每年缴费6000元,政府补贴为280元。
参保人累计缴费满15年,男女达到60周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由财政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总额除以139个月。四川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63元。
第三,成都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在全国推广吗?
成都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期间建立和实施的,到现在已经实施了15年左右。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方式类似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一档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全省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最高一档为50%。缴费标准普遍高于全国其他地方的缴费标准。
以2015年的缴费标准为例,四川其他地区最低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政府补贴为40元,最高为每年6000元,政府补贴为280元,成都市的最低缴费标准为1132.3元,政府补贴226.44元最高缴费标准为5661元,政府补贴为1132.2元。
这么高的补贴标准,四川除了成都市以外,其他地区的财政是根本承担不了的。成都市除了国家、省财政的补贴以外,成都市市县两级财政都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
全国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在2014年才开始实施的,成都的制度比全国早实施了4年左右,已经形成独特的制体系和养老金待遇体系,要在全国推行成都的方式,需要国家层面才能确定。成都市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试验区,经过四川省同意,可以继续执行原来的政策。
综上所述,虽然成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暂时还不能在全国推广,但成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金偏低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在条件成熟时具有推广到全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