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近期,自动续费引发的消费纠纷频频出现:大量用户因遗忘关闭会员续费服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视频平台、各类软件扣除数百至数千元。有用户检查支付账户时发现,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列表中竟隐藏着15个签约项目,覆盖视频、理财等多个领域;另有用户甚至遭遇千元的隐形扣款,误以为账户被盗,最终才追溯至某软件高级会员的自动续费。
当消费者因自动续费机制蒙受损失时,责任边界究竟应如何界定——是用户自身疏于管理的后果,还是平台方与企业未尽到充分的提醒义务与透明度责任?9月19日,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伍明亮律师指出,普通消费者如果在未收到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被扣款,一是可以和商家协商退款,二是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分投诉;三是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格式条款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以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并且应以发送短信等显著方式履行提前5天通知的义务。
如若普通消费者在未收到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被扣款,应该如何维权?伍明亮指出,一是可以和商家协商退款,二是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分投诉;三是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扣取的费用。
消费者如若提起诉讼,应该搜集准备哪些证据维权?伍明亮介绍,如若消费者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具体需要的证据主要是被扣款的凭证,至于是否提前通知,需要商家举证。
自动扣费设置
在近期消费者对于自动扣费的投诉中,不乏对于取消自动续费入口过于隐蔽的控诉。来自成都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发现手机某长视频平台超级会员自动续费状态为未开通,但仍在扣费。经求助网友,他发现还需要去视频平台单独取消自动续费,但是翻遍平台功能选项也没有找到相关按钮。最终求助朋友,经历了几级菜单,找到了自动续费选项。
取消自动续费的入口设置得极其隐蔽,企业是否涉嫌诱导消费。伍明亮律师指出,如果企业故意将取消自动续费入口复杂设置、隐蔽设置,责任与未通知的责任相同,同样属于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行为,消费者同样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但该种情形须向法庭展示具体繁琐的取消过程。最后,他建议,如若因为自动扣费发生纠纷,最好的方式是向市监局投诉,一般金额不大,市监局介入都会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