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加快修复库鲁斯台草原生态,图为2017年7月20日,喀浪古尔水库在为流经库鲁斯台草原的额敏河下泄生态基流。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0日电 题:守护绿水青山:中国西北公益诉讼擦亮生态底色
新华社记者贺小童
秋来洒金,新疆塔城地区额敏河波光潋滟。每年盛秋以后,生活在西伯利亚等地的天鹅会陆续来这里栖息越冬。可几年前,这些优雅的身影却是附近居民眼中的稀客。
六年前的冬季,塔城市公安局的退休民警吴利平在额敏河畔散步,发现了该区域第一对野生天鹅。自此,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他几乎每天都在河畔守护,“我眼看着天鹅从最初的七只到成群结队,再到后来十几个天鹅家族在这里越冬。”吴利平的观测笔记本上和社交媒体账号都详细记录着天鹅种群的变化。
可随着天鹅数量增加,吴利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2020年,额敏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走访额敏河流域时发现了他的困境。自此,检民双方不约而同地担负起守护额敏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共同使命。
额敏县人民检察院经多次实地走访、调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加强对该区域巡查力度,并在额敏河流域设立天鹅保护警示牌。
同时,检察机关依托“益心为公”志愿者平台,引导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天鹅保护工作,带动退休职工、教师、农牧民群众等18人组成“额敏县也迷里天鹅巡护志愿服务队”,形成“司法保护+全民守护”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如今,额敏河畔天鹅湖已成为当地生态的新名片——越冬天鹅数量从零星几只增至170余只,滨河公园建起的“生物多样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基地”还成为普法教育的重要阵地。
“附近的居民在春节期间为保护天鹅不受惊吓,春节期间会主动减少鞭炮燃放,群众自觉守护的意识明显增强。”额敏县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李柳坤说。
图为2018年6月17日拍摄的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海航草原的一处夏牧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从额敏县向南行约900公里,抵达水资源紧缺的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农田里,机井悄然运转,井电双控设备上的数字实时变更。而在几年前,这里的地下水位一度大幅下降。
几年前,库车市人民检察院接到举报线索,发现部分用水单位及个人存在未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办理取水许可证、未安装或破坏计量设施等违法情形。经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发现,2018年、2019年全市辖区14个乡镇2100余名种植户拖欠达3.2亿元水资源费。
针对该情况,库车市人民检察院及时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职。如今,5亿余元欠缴费用被追回并全部用于水资源保护工作,5094口机井装上智能计量设施,过度开采的“水龙头”终于被拧紧。
法治护佑民生福祉。自2024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市部署开展“清源净水”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全域调研,结合历年办案数据实地勘查,乌鲁木齐市检察院精准掌握乌鲁木齐市30条河流、沟渠存在的生态隐患,并制定印发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赵杨介绍,乌鲁木齐市检察机关聚焦“水源地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水体整治、水土资源费整治”等重点监督领域,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累计办理涉水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7件,制发检察建议64件,构建起全方位水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
从沙漠绿洲到城市肌理,从翱翔的天鹅到拧紧的水龙头……中国检察机关用公益诉讼搭建起生态保护的立体网络。在这片占中国六分之一疆域的土地上,一抹抹检察蓝成为大美新疆鲜亮的“保护色”。
上一篇:英媒: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或是错误
下一篇:武望国,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