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为人民调解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衡水市司法局特别开通“湖城调解”专栏驿站,持续发布全市各级调解工作动态、优秀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先进事迹、典型调解案例等,全景展现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打造“调解驿站,纠解纷散”新景观,让“有事找调解”成为全民法治共识。
邻居建房影响通行耐心调解定分止争
2025年5月的一天,某村村民陈某等几人来到故城县建国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镇调委会)反映问题,要求调委会帮忙调解邻里纠纷。陈某介绍,双方都是住一个胡同的邻居,已有50多年的交情。去年年底,邻居张某开始盖房子,把建筑材料堆放在胡同内已经有半年的时间,影响大家正常通行。胡同宽5米,建筑材料占道将近一半,非常影响车辆通行,经常发生剐蹭,多次劝告无果,双方产生纠纷,村调委会出面调解,但几次劝导均未成功,于是村民们来镇调委会请求调解。
镇调委会受理此案后,联合村调委会人员开展调解。一是深入调查,找准症结。两级调委会调解员实地查看,并走访周边群众和邻居。当事人张某称:胡同两边都可通行,自己将材料放置在自己门口前,妨碍不到别人。几家邻居称,胡同另一边道路很窄,小汽车通过时经常发生剐蹭,要求张某尽快清理出道路。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陷入僵局。调解员同张某商议,加快修房的进度,又可尽快用掉建材,清理出胡同公共道路。张某称由于胡同过窄,机器进不到施工现场,所以施工进度才迟缓。二是聚焦冲突,化解矛盾。调解员了解到张某的实际困难,找到几户邻居解释实情,要求大家看在邻里情面,耐心等待一段时间。邻居陈某得知张某困难后表示,占道确实有实际困难,邻里之间应互相理解。其他邻居也都附和陈某的看法,都表示,并非让张某立刻清理道路,只是张某态度过于强硬,导致大家都不高兴。三是释法明理,缓和邻里关系。调解员看到问题有调解成功的希望,便加大调解力度,马不停蹄地又找到张某,反馈了邻居们的想法,并劝导张某要学法、守法、明事理。调解员劝道,邻里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几十年的感情不能因为盖一座房就整没了。你给邻居们认个错,表个态,说会尽快将建筑材料清理出来,大家肯定会谅解。随后调解员开展集中调解,张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表态会尽快清理道路,邻居都愿意接受调解,邻居陈某帮忙联系施工机械加快工程进度,邻里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经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张某在半个月内将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减少给邻居带来的影响;
2.张某和邻居均表示,日后和睦相处,在生产生活方面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和睦相处。
通过调解员的督促和回访,了解到张某在一个星期内将道路清理干净,邻居表示满意,双方当事人都已经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
案例点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及农村建设速度加快,有些道路不再适应车辆的行驶,所以占用道路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但由于农村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多种原因,对相邻权的认识还不够,及时化解此类纠纷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这类纠纷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轻则影响邻里和睦关系,重则往往易引起矛盾激化,演化成群体性治安案件。本纠纷中,占道一方没有认识到影响他人正常通行是侵权,态度强硬,漠视邻居提出的问题,导致纠纷升级。调解员意识到这个原因后,在使用不同的调解技巧,耐心细致教育说服,引导双方当事人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时,还有意引导占道一方当事人给邻居们认个错表个态,尽快将建筑材料清理出来,取得了邻居谅解,促进了纠纷化解。
来源:故城县司法局
供稿:市司法局 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 郭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