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医院看诊过程竟被偷拍发上网!律师:拍摄发布者涉嫌违法
创始人
2025-09-20 07:49:06
0

如今,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医疗科普账号遍地开花。除了医生亲自出镜讲解专业知识,不少账号还把“真实病例分析”当作吸睛卖点,展示患者相关画面提升内容“真实感”,吸引流量关注。

李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其在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就诊后,看到自己的看诊视频未经同意便被发布在该医生的社交平台账号上。虽然面部被打码,但熟悉的身形、声音和病史细节,让朋友一眼就认出了她。

事后回想起当天的就诊经历,李女士称,当天就已感觉不适。6月13日那天,她如约前往上海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一走进诊室,就看到除了医生外,还有四五个穿着医护人员服饰的年轻人站在诊室里。“我坐在诊椅上,感觉像是被围观。”

就诊过程中,她并没有察觉到有拍摄设备正在记录着她的看诊,也没有人告诉她会被用作“诊疗素材”。

7月中旬,朋友转来一条视频,“问视频里的人是不是我”,点开视频的瞬间,李女士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尽管公开发布的视频面部做了小范围的马赛克处理,但她的衣服和手提包,清晰可辨的说话声音,还有医生在分析病情时提到的几处关键病史信息,都让朋友认出了李女士,这让她陷入了尴尬与不安。

医生账号公开发布的视频中,仅对患者面部进行小范围打码(受访者供图)

该医生视频账号中“门诊实录”合集中发布了78个患者的看诊案例

李女士向记者强调,“看病是极其私密的事,谁愿意未经同意就把它公之于众?”

有许多和李女士有同样经历的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达不满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留言反映了和李女士一样的遭遇,患者作为公开发布视频里的主要人物,知情同意权未被充分尊重。

为了规范医疗科普内容创作,保护患者权益,2025年3月20日,上海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 ,其中明确指出“禁止发布违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究竟该如何界定“侵犯他人隐私”的标准,各方意见不一。

上海出台“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行为

律师明确表示,医生未经明确同意拍摄并发布就诊过程的行为,确实涉嫌侵犯患者的肖像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从法律层面构成了侵权。“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推动医疗自媒体行业的规范发展。”李女士表示,“科普很重要,但不能以牺牲普通人的隐私为代价。”

来源 |上海民声直通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补贴政策调整!郑州发布公告 关于调整郑州市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公告 广大消费者、各有关企业: 根据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安排,...
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据财政部网站11月1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公告称,自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扩大有...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0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
证监会: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中国证监会主...
新修《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截至2024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77.62万,占总人口的37.6%,且高龄化趋势...
小米车主受网络攻击援助进展:4... DoNews11月1日消息,今年 9 月 26 日,小米官方在小米汽车社区发文 ——《拒绝网络攻击,...
10月制造业PMI为49%,政...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海南离岛免税“升级”政策今起实... 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从今天(11月1日)起,调整升级海...
美参议院通过决议 反对美政府关... 新华社纽约10月30日电美国媒体10月30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天以51票赞成、47票反对的投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