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装修的墙面渗水不止,垃圾桶旁的马蜂窝盘踞,社区底商的高台挤占空间,居民商户起分歧。民生无小事,如何破解这些“心头烦”?方庄街道以“接诉即办”为核心,推动“先锋办为民事”服务落地,用联动效率、应急速度、协调温度,精准解决居民身边的“急难愁盼”,生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基层治理实践。
漏水纠纷的“暖心化解”
“刚装的墙全浸坏了,这可咋办?”
8月初,芳星园二区居民刘女士看着卧室墙面不断扩大的渗水痕迹,急得团团转。
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接到工单,立即启动“街居联动”机制——“先锋办”工作人员左明昕与社区党委书记马志萍第一时间上门,一边安抚刘女士情绪,一边协调专业维修团队排查漏点。问题解决后,两人并未止步——考虑到墙面损坏的经济损失,他们主动搭建沟通平台,依据《物业管理条例》明确物业责任,多次组织刘女士与物业协商赔偿事宜。
不到半个月,物业最终同意赔偿。9月9日上午,刘女士带着写有“高效服务办实事尽职尽责暖人心”的锦旗,送到马志萍和“先锋办”工作人员左明昕手中:“他们比我自己还上心,真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家事办!”
马蜂窝隐患的“极速清除”
“垃圾桶站后面有马蜂窝,还蜇了保洁!离幼儿园这么近,太危险了!”
9月11日,芳城园一区社区居民的紧急反映,牵动了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的心。经查,这个马蜂窝盘踞在3号楼附近,上百只大马蜂频繁活动,紧邻幼儿园的位置,一旦攻击低龄儿童,后果不堪设想。
平安建设办公室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火速联动方庄消防站、芳城园一区第一社区组成专项小组。抵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先拉起警戒线,耐心引导居民、幼儿家长绕行疏散;随后,消防员身着专业装备,携带工具精准定位蜂窝,快速科学处置,彻底清除隐患。从接到诉求到隐患消除,仅用数小时。
“再也不用怕出门被蜇了!”居民们松了口气。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加大人员密集区域巡查力度,筑牢“头顶上的安全”。
台阶争议的“双赢调解”
“底商的高台占了路,自行车都没地方停!”
近日,芳城园一区第一社区接到居民反映,楼下宠物店门前的高台,既影响通行,又挤占停车空间,希望拆除违建。
社区立即联系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双方迅速安排人员现场勘查,却发现商户有顾虑:“全拆了,车停到门口影响经营和美观。”为兼顾双方利益,执法队与社区多次上门沟通——一边向商户解读法规,说明违建对居民的影响;一边倾听商户诉求,寻找折中方案。
最终,“一拆一留”的解决方案达成:为商户保留1米×2米的小台阶,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施工后,居民看着宽敞的道路和充足的停车区,连连称赞“出行顺了”;商户也满意:“既不影响经营,门前还更整洁了!”
从化解漏水赔偿纠纷,到清除蜂窝隐患,再到调和台阶争议,方庄街道“先锋办”没有宏大口号,只有直面问题的担当:街居联动解民忧,应急协作护民安,柔性调解促和谐。下一步,方庄街道将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机制,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办实办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刘思 赵满皓 朱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