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工业园区巡回审判点上演暖心一幕: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双方当事人,相约为承办法官钟静姝分别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真没想到这起拖了三年的纠纷,到了法院一个多月就解决了,我们企业已经顺利拿回第一笔150万元货款!”原告企业委托诉讼代理人谢某难掩激动。
被告企业法定代表人李某也表示:“要不是企业这两三年遇到了难关,货款我们早就该给了!感谢法院、工商联和商会的齐心帮助、耐心调解,大家对民营企业的体谅与关怀,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据了解,2020年底,原告企业与被告企业签订《预拌砂浆合同书》一份,约定由原告向被告供应工程项目所需砂浆。原告按约履行供货义务,但被告未按期支付货款。经结算,截至2022年5月,被告共欠货款333万余元。虽多次催款,但被告方一直表示让“再等等”。原告见催要无果,2025年7月,便向清江浦区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解决。
承办法官钟静姝通过初步阅卷发现,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被告企业是否还在正常生产,目前经营状况如何,有无付款能力……”带着这些疑问,钟静姝主动与原被告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紧接着又从区工商联了解企业情况,并实地进行查看,通过灵活保全的形式,先让原告吃下了“定心丸”。
随着调查的一步步开展,钟静姝对化解这起纠纷逐渐有了眉目,双方企业目前都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的状态,若能顺利调解,不仅可使原告快速实现债权,也能帮助被告避免因强制执行带来的信用损伤和经营障碍,是实现“双赢”的更优选择。因此,在区工商联的协调配合下,钟静姝决定将庭审搬进“法商园地”,同时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庭审,宣传契约精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9月11日下午,法槌声在“法商园地”响起,4名人大代表与企业代表现场旁听庭审。庭审中,钟静姝从合同法理、履约责任和违约后果等角度向双方释明法律关系,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尊重契约。
庭后,钟静姝与商会调解员、清江浦新生代企业家商会秘书长庄严联合开展调解。原告认为急需资金,货款不能再拖欠:“我们等了这么久,实在等不起了!”被告对欠款事实予以认可,但一时间全款无法付清:“我们并非有意拖欠,实在是当前现金流紧张,资金大多在项目中周转。”
庄严从行业特性出发,帮助分析被告企业的付款能力和资金周转实际,劝导双方互谅互让、共谋长远。法官再次释明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并建议可以分期付款缓解压力。最终,经过反复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当日支付150万元货款,剩余183万余元于今年11月底前付清。
庭审结束后,法官还结合案件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法律宣讲,解读涉企财产保全政策,提示常见法律风险,助力企业提升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就是要扎扎实实落到具体的为企办实事上。在法院的牵头下,两家企业冰释前嫌,生产经营都没受到影响。”当天,区人大代表、清江浦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会长杜其洪全程参与矛盾化解。他认为,构建“法院+商会”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可以帮助实现涉企矛盾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实质性化解。这起涉企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区法院、工商联、商会等力量合力解纷,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王淑臣 孔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