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本地媒体报道了一起发生在陕西咸阳的“办理公租房受骗”事件,目前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介入调查。但在被骗事件背后,涉及的公租房小区还被曝出有多辆“豪车”停放,晚间更甚;疑似公租房被挪用等其他问题。而后记者到有关部门追问相关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出现叫记者“滚出去”“谁给你的权力,这在指手画脚”等言论。(2023年12月19日 澎湃新闻)
众所周知,公租房是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其租金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可就是这样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却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在本该朴实无华的小区,如今却是“豪车”林立,这样的对比实属讽刺。其实,公租房问题不是个例,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头出现,如果不及时“刹车”,必然会形成一块“顽疾”,这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更会让本该享受政策却落了空的百姓寒了心。因此,解决公租房问题还须“疏堵结合”,双向推进,真正让好政策惠民生。
疏通堵点,畅通渠道,把好公租房“入门关”。归根结底,公租房问题主要集中在挪用顶用环节,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要主动作为,强化对资格申报和材料审核环节严格把关,把高收入人群挡在公租房门外,让真正低收入符合条件群体享受到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涉及公租房各环节数据公开透明,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明白,同时畅通线上线下反馈渠道,积极处理群众反映事项,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公租房露在阳光下,让这项好政策经得住群众检验,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暖心房”。
堵住漏点,监管并行,守住公租房“运行关”。公租房问题频频再现,还要从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堵住漏点。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公租房制度建设,从申请到审核再到入住各环节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在材料把关上可以设置“电脑筛查+人工审核”双重模式,严格杜绝违规操作,不给有心之人任何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既要加强内部自查,禁止出现内部之手伸向群众兜底保障,又要加强对第三方运营机构监督管理,按规按制进行管理,绝不能出现“走后门”“开小灶”等违规行为,如有发现顶格处理,真正让公租房回归其保障性住房的价值属性,给老百姓一个安心的保障。
下一篇:百余劳动争议纠纷在诉前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