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13日讯(记者 泮晓阳)9月12日上午,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聊城市体育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市教体局聚焦《条例》相关条款的落地执行,切实确保聊城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开齐开足,课时长度符合要求。
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磊表示,《条例》对推进聊城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开设和课时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教体局围绕贯彻落实《条例》相关条款,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严格执行体育课程设置与课时保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应按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完成教学任务,不得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市教体局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确保体育课时开足开齐,并不断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推动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
系统推进体育教学与评价改革。依据《条例》第十三条,市教体局将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印发了《聊城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体育中考总分70分,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测试、体质健康测试和统一体能测试四部分,充分发挥考试导向作用,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
强化课外体育活动与每天锻炼制度。《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要求学校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课后另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活动。为严格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部署,聊城市刚性执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从课程、活动、评价等多方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开展体育课程“晒课表”活动。督导各县(市、区)教体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校在本单位网站或官微首页显著位置设立“晒课表”专栏,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公示体育课表,并公开监督电话和邮箱,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确保体育课时落到实处。
推动“三大球”普及与竞赛体系建设。根据《条例》第十七条,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制定了《2025年聊城市中小学校“足篮排”三大球发展实施方案》,将至少一项“三大球”项目纳入必修内容,并发布年度赛事《2025年度聊城市青少年(学生)“足篮排”三大球赛事日历》,构建完善的校内、校际、县域和市级竞赛体系。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且规范有序的校园足球联赛机制。推动完成三大球市县级“6+3+1”或“4+2+1”模式梯队建设。目前,聊城一中、三中等校已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篮球、排球特长生,完成三大球市级布局,有效促进体育人才培养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