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薪火相传
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法律编辑室,是上海出版社中设立最早的专业法律编辑室。2014年,法律编辑室发展壮大为法律读物出版中心,多年来秉承人民社“以专业学术打造出版品牌,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风尚”的宗旨,致力于推出法律类图书的精品力作。2017年,为扩大法律图书的市场影响力,中心创立“独角兽”法律图书品牌,并推出相应图书产品线。2022年,中心获评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独角兽”获评上海市优秀图书品牌。
2003年编辑部合影
2024年编辑中心合影
过去五年,中心聚焦已有的成熟选题板块,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选题布局,不断加大努力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
在出版主业上深耕细作。持续推出有影响力的丛书和单本著作。《民法典与日常生活》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这是自“中国好书”评选以来,入选年度好书的第一本法律图书,目前累积印数超过23万册,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数字素养》入选2022年度《法治周末》十大法治图书和新华荐书榜单。《中华法系之精神》《隐私为什么很重要》《民法典与日常生活2》入选世纪好书年榜图书。此外,完成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项目“新中国法制建设与法治推动丛书”、“支持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一带一路·法律经贸”丛书、上海出版基金项目“民国法律史料汇编”的出版。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彭诚信 主编)
“新中国法制建设与法治推动丛书”
“一带一路·法律经贸”丛书
在重大项目上持续发力。2023—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丛书”、“数字中国与法治素养”丛书连续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调整目录。《中华法系之精神》、“数字中国与法治素养”获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前者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此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因、传染与监管立法改革》等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丛书”(何勤华 等 著,已出版2种)
“数字中国与法治素养”丛书(已出版4种)
在品牌推广上务实推进。持续打造“独角兽”法律图书品牌,定期发布“独角兽”全系列书目,策划举办人工智能专题读书月活动,发起并运营“独角兽法律书房”和“独角兽法学联合书单”等项目,努力拓展中心的法律图书影响力和服务读者能力。
“独角兽”法律图书品牌
/
砥砺前行
/
中心立足专业优势,坚守长期主义,依托多年深耕法律类图书积累的出版资源,形成了以下六个成熟的选题板块,每年持续策划和开发符合各板块特色的选题。
1. “主题出版”板块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该板块选题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及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在可读性、吸引力和感召力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学术准确性、思想深刻性、表达生动性的结合,助力推动中国法治建设。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法治中国建设研究”丛书
2. 法学学科体系建设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要求,该板块的选题,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学科积累,中心相继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清末民国法律史料丛刊”(37种,1400余万字)与上海出版专项基金项目“民国法律史料汇编”(23卷,近1300万字),完整呈现清末以来中国法制转型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法治文明交汇的过程。
另一方面,注重出版法学理论原创性著作。“法学名师讲演录”系列,邀请各个部门法领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学教授撰写,这一系列在框架结构上具有创新性,打破了传统法学教材程式化的结构,加入了名师个人风格和特色,使法学理论既有深度,也很生动,可读性强。已出版《刑法学名师讲演录》(刘宪权著)《王迁知识产权名师讲演录》《傅鼎生讲物权法》《郭明瑞民法讲演录》等兼具学理深度,有温度又有趣的法学著作。
“法学名师讲演录”系列
3. “独角兽”品牌图书
由中心创立的“独角兽”图书品牌主要出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者市场效应、积极的现实意义、显著的法学创新价值的图书。主要产品线有“独角兽·人工智能”、“独角兽·数字素养”、“独角兽·未来法治”、“独角兽·区块链”等。
其中每年推出的“独角兽·人工智能”系列图书,是国内出版社中最早成系列地出版人工智能法治相关图书的,也是迄今为止在该领域出书品种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出版社。
“独角兽·人工智能”系列(第1-7辑)
4. “大众类法律图书”板块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该板块的选题旨在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倡导全民守法,养成守法、护法、尊法的良好素质,促进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围绕《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以《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为龙头,打造“法律与日常生活”系列,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法律与日常生活”系列
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需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心选取全球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和案件,如种族歧视、辩诉交易和辛普森案,策划“透视美国司法”系列,透过法律看世界。
“透视美国司法”系列
5. “法律实务”板块
法学是一门实践之学,其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其实践性。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其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全国具有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中心每年成系列地持续出版“法律实务”类图书。如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合作,自1994年起,每年出版《上海法院案例精选》,该书收录的案件中,每年都有不少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典型案例。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合作,近20年来持续推出“上海市地方性法规释义”系列近40种,为规范执法提供权威依据;与上海市检察院合作,推出《上海检察研究》和“职务犯罪警示与预防”系列近 10种。
6. “走出去”板块
中心已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定期出版法学原创优秀成果,已出版《人工智能治理与区块链革命》(英文版)、《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日文版)、《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英文版),推进对外法治交流合作,扩大我国法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全世界影响力。
《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日文版)
/
再谱华章
/
面向未来,中心将立足法律图书出版领域,深化打造以“独角兽”为法学图书品牌的专业学术出版中心,以“出版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书籍”为核心价值:聚焦主题出版,主动策划彰显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的重大时代选题,体现“有态度”的出版立场;深耕学术出版,打造思想精深、专业权威的法学著作,以“有深度”的成果服务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发力大众出版,通过贴近生活的叙事传递法治人文关怀,用“有温度”的内容丰富公众精神生活。通过系统化出版布局持续输出兼具思想穿透力、情感共鸣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专业读物,成为学术研究的坚实后盾、大众阅读的可靠伙伴、主流价值的传播窗口,最终以优质内容赋能法治进步与社会发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公司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