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私自不加班”罚款,暴露对法规的漠视与无知
创始人
2025-09-11 08:27:56
0

陈长

据9月10日光明网报道,近日,广东东莞一公司发布通告称,员工房某未经主管同意,私自不加班,多次沟通仍拒不配合,给予记大过一次,罚款100元。“什么叫私自不加班?”此事引发热议。日前,东莞市有关部门已约谈企业责任人,涉事公司回应称,员工的处罚已撤销。

企业将员工拒绝加班的行为定义为“违规”,暴露了企业管理者对劳动法规的漠视与无知。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员工拒绝未经协商的强制加班,这不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合理抵制。

企业辩称该岗位实行“固定10小时工作制”,试图为强制加班披上合法外衣,但掩盖不了其违法本质。事实上,只要超出法定工时,且未履行协商程序,就属于违法安排。况且,劳动法对加班时长有严格限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最长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面对拒绝加班的员工,企业将罚款当作惩戒手段,更是违法行为。企业以员工手册为依据实施罚款,看似有制度依据,实则是对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滥用。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范畴,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相关权利,企业无权罚款。东莞市人社局明确指出“罚款违规”,切中要害。

此次事件中,相关部门的快速介入值得肯定。治理企业理直气壮的违法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个案回应和“灭火式”执法。破局关键在于构建“预防—监督—惩戒”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变“被动接诉”为“主动预警”,将企业工时制度、加班补偿等内部规章制度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这方面,有些地方的职能部门联合工会组织送法入企、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值得借鉴。另一方面,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向“效率驱动”转型,而非沉迷于“时间堆砌”的粗放发展模式。

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来提升效益并给予劳动者获得感,才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正确姿势”。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严惩危害校园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高萌)九月正值开学之际,11日,最高人民法院遴选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
特朗普终于就俄无人机事件表态,... 【文/观察者网 齐倩】 当地时间9月10日,波兰击落“侵入”该国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并启动北约第四...
最高法:严惩危害校园食品安全违... 中新网9月11日电(记者 高萌)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供餐...
西固区落实各项政策为高校毕业生... 9月10日,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固区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从落实落细各...
原创 要... 据报道,前不久,韩国总统李在明结束访美行程,带着满腹心事登机返回韩国。就在离开美国前,他送给中方一句...
驻日美军性暴力事件频发,美国国...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日本媒体10日报道,近年来驻日美军性暴力事件频发,美国国防部已就此启动调查。...
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主演犯... 搜狐娱乐讯 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主演的犯罪惊悚片《全信没收》(又名:《安息》)(The Rip)...
龙湖皓春里(椿山万树养老公寓)... 前言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养老已从“生存保障”升级为“品质生活”的追求。城市核心区的养老公寓,凭...
上海: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增加... 根据上海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经研究决定,对《2025年上海市进一步支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
17个省区市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9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