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闵元元 陈佳宁 文/图
9月1日,备受瞩目的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拉开帷幕。展会以“世界展会对话世界地标”为定位,深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市场,搭建国际食饮商贸平台,并首次引入专业化、国际化第三方商事纠纷调解机制,在深圳市福田区商务局、区司法局指导支持下,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作为公益法律服务单位入驻现场,在入场咨询处、展会现场均设立纠纷调解服务点,为中外参展商和现场观众提供便捷、高效、中立的法律咨询与争议化解服务,成为本届展会法治保障的一大亮点。
此次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驻场服务团队汇聚多名熟悉国际商事规则、具备跨境纠纷处理经验的资深调解员,其中包括多位来自香港的执业律师、调解专家。他们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温情细致的服务态度,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前移,切实提升了大型国际展会的法治化、专业化与人性化服务水平。
港籍调解员温情释法促理解,助力优化展会文书
展会首日,一名外籍观众携约四岁幼童抵达入口,因不符合专业展“禁止未满18周岁观众入场”的规定而被劝阻。同时,依据主办方《未成年人托管免责声明书》,未满8岁儿童亦不满足托管条件,该观众情绪激动并提出异议。
接到求助后,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迅速响应,指派港籍调解员毕文泰、徐晶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员以流利英语耐心解释展会性质及相关管理依据,并从公共安全、行业规范等角度进行释法说理。与此同时,调解团队还协助主办方对《免责声明书》文本进行优化,并提供准确、清晰的英文翻译版本,提升国际参展者的理解度与接受度。
经调解,该观众充分理解规定合理性,该观众最终理解并接受相关规定,决定将孩子送回酒店安置后单独返场参观。
法治赋能展会经济,多元解纷彰显福田担当
看似简单的纠纷,背后折射的是大型国际展会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之间的平衡难题。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以专业能力打通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以柔性方式实现规则刚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正是福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在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等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持续深化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先后为广交会、高交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重大展会提供常态化驻场调解服务,构建起“预防+疏导+调处”全链条、全周期的纠纷化解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展、矛盾不上交”。
一场成功的国际展会,不仅是产业前沿的展示窗口,更是城市治理能力与法治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让法律从“条文”走向“现场”,成为可感、可触、可信赖的服务力量,深圳市福田区正以法治之光传递开放、包容、规范、温暖的城市声音。未来,福田区将持续以更高水平的法治供给,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