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全国首部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微短剧《暗礁!》正式上线。该剧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台州市人民检察院、路桥区人民检察院与相关影视传媒公司联合出品,是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的重要实践成果,改编自2023年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真实保险诈骗系列案。
据悉,该剧创作团队在制作时,坚持“三个不改编”原则:不弱化犯罪危害、不美化犯罪动机、不简化司法程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8条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拆成“伪造事故-虚增损失-骗取理赔”的行为链条,让法律知识借剧情自然呈现。
微短剧《暗礁!》摄制现场(路桥区人民检察院供图)
剧中主角陈涛的经历很有警示意义。一次交通事故后,汽修店老板提议“返点”维修,让他第一次尝到骗保的好处。之后,他从自己尝试到拉亲友入伙,从普通车辆骗保到贷款买豪车伪造事故,一步步陷入犯罪深渊。
而陈涛母亲为帮儿子多次充当“受害人”,最终在假车祸中重伤离世;参与骗保的亲友因不懂法、讲人情犯错等情节也呼应着现实中大量类似案件的共性——许多人并非天生作恶,而是在侥幸心理和法盲状态下逐步滑向深渊。
剧集采用“检察官审查+嫌疑人自白”的双线叙事。一方面,以检察官视角还原办案过程,通过数字化建模、大数据比对锁定更多犯罪线索,充分展现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实践,同时警示观众:金融犯罪已趋于专业化、链条化;另一方面,用悬疑节奏讲案件,像法庭上陈涛得知母亲离世时崩溃,检察官揭穿犯罪“套路”时嫌疑人醒悟的情节,让警示教育更易触动人心。
微短剧《暗礁!》摄制现场(路桥区人民检察院供图)
作为“法治+文化”创新实践的典范,《暗礁!》在艺术表达上贴近年轻群体。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上线选择,契合了当下短视频传播规律;3分钟的单集时长,适应碎片化观看习惯;检察官视角与犯罪者视角的双线叙事,增强了剧情张力。这种年轻化的传播方式,让普法教育突破传统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该剧制作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暗礁!》让观众明白,金融犯罪离每个人都不远,一次轻信、一步踏错都可能酿成悲剧。”当观众为陈涛的结局唏嘘时,法治观念也正在潜移默化中生根。(来源:路桥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