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于9月8日至12日举行。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发言人记者会,通报本次会议拟审议的法律草案主要情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审议原子能法草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国家公园法草案、仲裁法修订草案、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草案、生态环境法典生态保护编草案、生态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监狱法修订草案、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等。其中,很多修改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聚焦突出问题
关于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出如下修改:一是规定国家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实行许可制度,并对发货方、收货方、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等有关主体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未取得准运证明从事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规定相应法律责任,对未按要求进行重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的,加大处罚力度。三是对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有关运输记录、清洗凭证等单据,以及未履行有关查验、核验义务等行为,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黄海华:食品安全法此次修改采取“小切口”模式,急用先行,聚焦突出问题。根据各方面意见,我们主要在加强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等方面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有多项修改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出的修改包括: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城乡社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有关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监测报告制度,明确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机制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黄海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加强监测信息共享。
此次即将审议的法律草案,还有多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草案拟提请二审
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充实完善生态环保督察、司法保障的内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完善相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增加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的规定。
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增加鼓励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内容;明确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等。此外,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还拟专设“应对气候变化”一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黄海华:从法治层面表明了以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和引领气候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园法草案拟提请三审
关于国家公园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从严保护,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立法目的,明确国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二是增加国家公园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规定。三是明确国家公园可以作为特定区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对拟开展的生态修复活动和原有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等作出安排。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 黄海华: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合理建设周边社区。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