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9月4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王伊蕊)4日上午,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内蒙古自治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惠及全区约16.4万名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王伊蕊摄
9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大举措:一是逐步免除全区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二是巩固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政策;三是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免费学前教育,免的是保育教育费(不含伙食费、住宿费等),覆盖全区所有幼儿园(公办及民办)的学前一年(幼儿园大班)在园儿童。具体而言,公办园按当地收费标准全额免除;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免除,高出部分由家庭补足差额。
为确保政策落地,自治区建立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和严格的监管机制。因减免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中央、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财政共同补助,2025年秋季学期预计投入补助资金3亿元。同时,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保障,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在监管方面,严禁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并建立动态评估和督导检查机制。
在普惠政策基础上,自治区进一步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的困难儿童,可同时享受免保育教育费和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A类困难儿童2000元/年,B、C类困难儿童1000元/年。
此次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促进教育公平,为内蒙古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