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创始人
2025-09-04 08:25:26
0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汤暑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1990年12月,深圳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市人大常委会,开启了深圳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篇章。35年来,深圳市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立法引领

强化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

199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坚持立法与改革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有效推动和保障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共制定法规276项,其中经济特区法规234项,超三分之一属全国首创,填补了国家相关领域立法空白。

筑牢市场经济法治基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1993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我国首批公司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条例》,为深圳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基础,也为国家制定公司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后,市人大常委会又制定了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商事登记规定、企业破产、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等条例,逐步构建起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外商投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等条例,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0年,深圳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补齐“半部破产法”,最大限度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

破除科技创新藩篱。世纪之交,面对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承载“四个难以为继”,深圳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2006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全国首部改革创新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改革创新免责机制,旗帜鲜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创新法治保障,出台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条例,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比例应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率先通过立法赋予科技人员创新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夯实法治根基。

护航新兴产业发展。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新兴领域立法需求旺盛且迫切。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出台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等产业促进条例及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等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法规,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数据被称作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数据条例、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为实体经济插上“数智翅膀”。2022年出台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精准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登记、上路等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和商业化落地。条例实施后连续两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均保持超38%的增长,自动驾驶产业跑出“加速度”。

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35年来,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有效贯彻实施。

推动预算审查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预算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乎民生福祉。从1991年首次审查财政预算执行,到2019年全国率先构建计划预算四审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预算审查重点向支出和政策拓展,通过严把预算关口,优化支出结构,让更多财政资金用到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和医疗、教育、养老等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上,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经历40多年高速发展,深圳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挑战。市人大常委会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出台城市更新、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自然灾害防治等条例,监督治水管网、地下管网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情况,促进“深圳惠家保”落地推广,推动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围绕美丽城市建设,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海域污染防治、公园条例等,监督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等情况,提升城市靓丽“颜值”。

推动民生事业从“七有”向“七优”转变。聚焦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出台社会建设条例、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等,对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持续开展监督,推动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围绕“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出台医疗、中医药、养老服务等条例,对社康中心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养老产业等开展监督,助推打造“十五分钟社康圈”,守护市民健康“最后一公里”。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出台学前教育条例,监督基础教育、普惠托育等情况,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围绕“劳有厚得”,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专题调研,监督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发挥代表作用

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35年来,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服务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圳近3000名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领域各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为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市人大常委会设立25个市级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涵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等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领域,成为人大服务经济发展的创新载体。今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统筹协调下,黄金珠宝、人工智能、新能源、跨境电商等10个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组织相关代表和企业到汕头河源、汕尾、潮州四地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现场签署23个产业合作协议,合作意向金额超亿元,探索出“人大搭台、代表助力,产业帮扶、互利共赢”的代表履职新路径。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深圳是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首创地。2002年南山区月亮湾社区自发探索代表联络机制,2005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全国首个社区联络站,其模式被广泛借鉴,成为深圳代表工作的“金名片”。目前,全市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82个、代表社区联络站245个、代表联系点683个,构建起覆盖广泛、通达基层的联系网络。2024年经济特区城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地深圳福田,基层声音、群众愿望、企业期盼得以直达国家立法机关。自2012年起市人大常委会连续13年举办“深圳人大代表活动月”主题活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和企业。2020年“代表活动月”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法治事件”。今年,市委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的若干措施》,部署四个方面十项措施44项具体任务,推动“两个联系”工作走深走实。

办好代表议案建议,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出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创新开展代表建议“提办对接”活动,加强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对集中反映、反复提出的议案建议重点督办并开展“回头看”,推动“办好一项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从“延长路口红绿灯配时保障儿童过街安全”到“人大代表票决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一件件扎根基层、反映民意的代表建议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是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实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依法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不断开创深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000亿“体量”广东金融高新... 9月5日,佛山市南海区灯湖金融商事调解中心在广东金融高新区揭牌。发起设立该中心的佛山市融资租赁行业协...
山西洪洞一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招商...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舒隆焕 近日,有社交账号发文称,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
乌军士兵乔装成俄军,与俄士兵寒... 9月3日,乌军第425突击团发布一段无人机航拍画面,记录下一名乌军士兵乔装成俄军,杀死两名俄军士兵的...
桃李面包为月饼广告道歉 律师:... 大皖新闻讯近日,桃李面包发布一则“蛋月烧”月饼产品电梯广告,引发不满。随后,桃李面包回应文案“翻车”...
因运动鞋反光被质疑偷拍 地铁被... 9月4日,成都“地铁被诬陷偷拍事件”当事人何先生称已收到二审开庭通知,该案将于8日在成都铁路运输中院...
原创 特... 据报道,白宫里,特朗普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面间隙,对着记者释放两组看似矛盾的信号:一边说“中美经贸...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食品安全...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会上,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黄海华介绍,十...
吵翻天的夫妻反而容易和好?听听...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端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姚恬静 经过两日的角逐,9月4日,在2025年全省婚...
英媒点评中国九三阅兵亮相的六种... 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3日报道,周三,在长达70分钟的阅兵式上,士兵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