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腿脚不利索,不要着急上台阶,我们左边扶住您,您先跨右腿。那边踩实了,这边再用力。”8月20日上午10时,大同市云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门口,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搀扶因一起交通事故引发上访的当事人赵某。刚进大厅,工作人员为赵某夫妇递上热茶,信访接待窗口的值班人员杨艮迅速迎了过来。
“老赵,有好消息!你坐下,我给你细细呱嗒。”“每次来,你们从不忽悠我,事情总能有大进展。”听着彼此信任的话语,记者对云州区综治中心的探访拉开帷幕。
“老赵夫妇驾驶电瓶三轮车在家门口被一辆医疗垃圾车追尾,责任认定对方为主责,老赵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因双方赔偿数额分歧较大,老赵选择了上访。”杨艮说,中心接手此案后,经过多轮调解,已就赔偿数额与双方初步谈妥,他们将组织两家尽快签订调解协议,完成司法确认。
调解讲究“数据分析”
在云州区综治中心的导引牌前,记者看到各类调解室依次排列,其中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品牌调解室就有两个。其中,靳大姐婚恋矛盾调解室,专注家庭婚姻、邻里纠纷柔性化解,独创“情感修复三步法”;树立调解室则专注土地、劳资、涉法涉诉等纠纷理性化解,综合运用“情理法三步曲”化解纠纷。
靳大姐婚恋矛盾调解室的主心骨是有着多年信访工作经验的靳淑琴。自打退休被综治中心聘任后,靳淑琴就把婚恋家庭矛盾纠纷作为主攻方向,经她调处的矛盾纠纷,成功率都在60%以上。靳淑琴不仅善于调处纠纷,做起数据分析、类案比较、技巧分享也是一把好手。
翻开由靳淑琴主导完成的《2024年云州区婚调室工作情况及纠纷态势分析报告》,记者看到对于婚恋纠纷,靳淑琴视角独到:“通过全年调解结案的68起案件显示,我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的来源主体是本市低学历的女性打工者。对婚姻家庭关系破坏最大的是夫妻不守本分,不尽责,不忠诚。夫妻磨合期,孕育孩子、抚养孩子的关键期是家庭矛盾纠纷的凸显期……”
深挖纠纷来源的同时,靳淑琴也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调处此类矛盾上:“要对适龄青年男女进行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明白结婚的目的;要对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进行婚前教育,使他们明白婚姻是通过真诚的爱心、勤劳的双手共同构建的,要珍惜缘分,不要轻易离婚。”
“像靳大姐这种举一反三的调解,才是我们中心迫切需要的。”云州区综治中心主任靳宏刚说,中心在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调解能手的带动引领作用,鼓励大家适时总结经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借鉴参考价值的调解智慧。目前,中心已形成了以靳淑琴为骨干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研判小组,针对每个阶段矛盾纠纷的特点,小组会结合数据、典型案例系统分析,从中找出纠纷的基本走向、调解的对应策略以及存在的短板弱势,真正实现了“个案归类、类案并处,调解集束”。
解纷把握“处处公平”
“30多年的基层司法所长经历,我碰见过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当事人只要一踏进调解室的门,我就有了必须拿下案子的决心。只要我们秉持公道,敞开心扉,循法而调,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自云州区综治中心树立调解室的主理人赵树立对记者说。
赵树立的底气从何而来,记者兴致大增。采访当天,恰巧一起涉法涉诉案刚由赵树立调停完毕。
时间倒回2015年,云州区某省级重点工程建设正酣,征地拆迁不可避免成为矛盾纠纷的多发领域。
当事人王某经营的修理厂、酒店被划入此次的拆迁范围,经过多轮评估,拆迁估价为161.1万元,王某对此坚决不予同意。因多次协商无效,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当地有关部门对王某的评估物予以强制拆迁。王某将当地政府告上法庭,案件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司法程序,最终法院将此案交给云州区综治中心启动涉法涉诉案件调解,赵树立当仁不让担起重任。
面对当事人有关拆迁物数量、价值表达的前后不一,赵树立选择了“避其锋芒”。在他看来,调解不是与当事人论长短,而是要用事实、法律、情感让其心悦诚服。
“评估是否公平合理是当事人最看重的,也是我们打动对方的关键。”赵树立说,为了保证此轮评估“一锤定音”,他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来了之前拆迁现场的所有录像资料,然后根据当事人的记录,结合现场的情形,一件一件过“筛子”,一件一件定价格。遇到双方意见相左,他会主动邀请鉴定机构出具意见,待当事人同意后,继续开始下一项。经过赵树立与当事人以及有关部门近3天的持续工作,拆迁评估价重新确定为380万元。目前,当地政府已认可该评估价,相关调解协议也已签署完成。
“这种调解,当事人要的是合法、公道,因此我们从调解开始就要让他处处见公平——接待的公平、评估的公平、处置的公平、签字的公平。只要公平了,对方的怨气也消了一大半,也就愿意平心静气地接受你的主张和说法了。”赵树立的语气舒缓而坚定。
人员倡导“来之能战”
云州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张政文介绍,目前,中心整合12个常驻单位、7个轮驻单位、2类派驻人员,形成“1272”工作体系,打破业务壁垒,构筑起“进一扇门办千家事”的治理格局。中心着力培育“有温度的治理者”,53名工作人员中,22名党员组成了“党员先锋岗”,亮身份、践承诺;12名法律专业人才组建了“法治智囊团”,为来访群众提供精准法律支撑;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同时,云州区综治中心还将关联性高的区政务服务热线、西坪法庭、区委社会工作部纳为常驻单位,为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锐 宋建峰
通讯员 曹利军
编辑:姚致宇
责编:刘 甜
审核:樊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