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高宗赵构,其实挺厉害的。
他在位的时候,直接宣布,在全国成立惠民局。从这个局的名字来看,肯定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
没错,他就是专门卖平价药的。要知道,教育和医疗,如果搞失败,这个王朝也就很麻烦了。
惠民局成立后,老百姓都非常的认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成了一个最能来钱的部门。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对从官方手里弄到必要的钱财,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说白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必须得保证我的收入。
怎么办呢?很简单。你选择惠民可以,咱就可劲的给老百姓让利,吃差价。
进药期间,把价格直接抬的虚高。负责人敢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上面要惠民,我们选择的都是最好的药,价格自然很贵。没办法。
这么说,没有丝毫的毛病。谁还敢把劣质的药材卖给惠民局。这样下来,药的好坏,没人说得清。但是,钱你不能少付。
到了卖药期间,价格变得很低。有的药,比进价还要便宜。人家不会有担心,这个钱,有中央财政来贴补。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进和卖,都能有很大的收入。干上一任局长,整个人就肥了起来。
当然,还有比较精明的经办人,不光捞钱,还会把好药材留下来。
碰到好的药材,就以超低价收购。想不同意,门都没有。这可是朝廷出台的惠民政策,要是不遵守,先把你送进去再说。
这些等同于抢来的药材,要么备用,要么送人,以便再讨个好的职务。实在是一件划得来的事。
眼看着惠民局得到的好处,太医局的医生也坐不住了。他们就打着为民指导看病的旗号,时不时地出来秀一把。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弄钱。
到了这个地步,有人发现,惠民局咱去不了,那就到太医局,油水很大呢。
去太医局不是很费劲,不需要严格的科举考试,只要太医局有人瞧得上,很快就通过了。
家里头有钱的,啥也不说,拿出几百两白银,和太医局的内应约好。到了考试时,压根不看你的考卷,只是查看你拿的钱够不够。
或许有人说,不识大字的人,到里面有什么用呢?非得这么想,绝对的大错特错。太医局养闲人多得是,有的办法挣钱,还在乎这点啊?工钱,反正也不是我出。
慢慢地,惠民局变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更是吃了更多的苦。花钱买到的药,根本不好用。
面对这种局面,老百姓都笑着表示,惠民局不惠民,都是为个人。赚个腰缠满贯,说话大言不惭。
不管怎么说,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惠民局,打着朝廷的名义,不干正事,却把回扣吃得淋漓尽致。
现在有人把错误算在宋高宗的头上,说他是个昏君。其实,他还是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奈何,被忽悠得不知道东西南北。
你说,这样的部门,这样的王朝,不倒的话,才怪呢。(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