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真的遭遇意外或健康状况难以支撑日常的政务执行,美国的宪法应急框架将迅速发挥作用。副总统万斯将按照法定程序立即接任总统职务,成为代理总统,直到特朗普的健康状况允许他重新承担总统职责,或者通过合法程序完成正式的权力移交。这一过程在时间上通常会相对短暂,但对外部政策的连贯性却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大家应当清楚,特朗普如今已接近九十岁,属于高风险年龄段。与此同时,他的日程往往包括需要长时间站立、频繁飞行和大量公众场合露面,这些都使他的健康波动可能被外界放大,进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他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既有助于预防某些心脑血管风险,又会在突发撞击、轻微创口或跌倒时带来更高的出血与淤青风险。这意味着未来若出现任何一次健康事件,都会被放大解读为政治不稳定的信号,直接影响市场和公众对政府可预见性的信任。
根据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若总统无法履行职责,权力将移交给副总统并由其作为代理总统行使全部职权,直至总统能够重新履职或通过法定程序实现正式的权力轮换。这一机制设计的核心,是确保政府在关键时刻的运行不会因个人健康问题而中断,同时也为政治体制提供了清晰的交接路径和稳定的治理框架。
由此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果万斯成为代理总统,美国的对华政策会否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一点无疑是各方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就总体走向而言,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美中之间长期存在的战略框架、制度惯性,以及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对华竞争的基本底线不会在短期内被彻底改写。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风格和优先次序上,仍然会出现若干可感知的调整。
就万斯个人及其团队对华政策的潜在走向而言,公开表态提供了一些可考的线索。首先,他在公开场合的表述显示,美方愿意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维持现有的总体强硬基调,同时也不排斥通过对话与外交渠道推动双边关系的互动,表现出一种务实的双轨姿态。其次,他强调美国已与中国进行了多轮沟通,期望中国在乌克兰危机等全球性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反映出在强调竞争的同时,他也承认合作不可或缺的现实性。
在对华策略的具体表现上,万斯的姿态显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态势。一方面,他坚持认为现有关税具有压制力,足以对中国施加相当的经济威慑;另一方面,他又呼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建设性的角色,显示出对话和协作的空间仍被视为现实的选项之一。这种并存态势,可能使美国对华的政策路径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协调化,而非单纯的硬性对抗。
值得注意的是,万斯的某些核心理念背后,体现出比部分人更强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他的主张不仅限于关税,还包括动用国家力量直接干预经济、推动产业回流的想法,甚至设想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离岸外包办公室”,目标是识别已经外迁的供应链,并动用联邦政府的各项工具将其带回美国境内生产。这种思路如果落地,势必对全球供应链格局和跨国企业经营产生深远影响。
在科技竞争的框架下,万斯把美中对抗的核心锁定在高科技领域,并主张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来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就TikTok等问题而言,他的立场要比许多政客更为激进,公开呼吁对该平台实施全面禁令,认为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他多次强调美国在半导体、药品等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不可接受,甚至提出要“宣布经济独立于中国”的目标,意味在国内通过扩大本土生产来替代进口。
综合来看,一旦特朗普遭遇不测,万斯成为接班人,美国对华政策不大可能因此而出现根本性转折,反而可能走向更加系统化、协调化且在某些领域更为强硬的方向。中国方面需要维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更为激烈的中美竞争态势。无论白宫由谁掌舵,中国都具备足够的底气和智慧,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