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大事,德国总理默茨在巴黎当着全球媒体的面,直接否了“普京和泽连斯基马上见面”的传闻。特朗普不是刚在白宫和欧洲领导人碰头,还放话说俄乌领导人快要坐下来谈了吗?结果德国这边直接“打脸”——默茨一句话,欧洲怀疑派立马多了一群。之前说两周内普京和泽连斯基见面,地点都选了好几个,什么瑞士、匈牙利、北京,现实却很扎心:别说见面,连个苗头都没有。
如果只看这些新闻,大伙可能觉得欧洲人太悲观。可往深了看,大家都明白,这不是情绪,是判断。现在俄乌战场和双方开出来的条件,根本没谈的空间。普京死咬那四个州不让,泽连斯基则一口咬定全部收回——这不是谈判,是硬碰硬。谁要是让步,国内都不好交代。特朗普的调解努力,说到底更像作秀,没什么实际内容。欧洲人早就看明白了,美国现在只想着怎么“摘干净”,别被俄乌这摊子事拖下水。
美国国防部这几个月一直卡着远程导弹的开关。乌克兰想用ATACMS打俄罗斯本土,得一层层审批,还得看赫格塞思和特朗普的意思。拜登那会儿还算模糊,现在直接变成“高层把关,事先说不行就不行”。乌克兰不是没申请过,至少有一次被美方直接否了。美国的政策很明确:不让乌克兰把战火烧到俄罗斯家门口,不想让局势失控。这种“精细操作”,表面上是平衡,实际上就是给冲突划条线。
再看俄罗斯这边。普京最近拒绝用“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打泽连斯基办公室,俄媒还集体宣传。有人觉得普京“手下留情”,佩斯科夫官方说法是“深思熟虑”,想留和谈的空间。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出来说话,说真要动用“榛树”,泽连斯基早没了。其实,这种“留一手”,一半是吓人,一半是筹码。普京心里清楚,真要“斩首”,只会让乌克兰换个更强硬的领导人,西方反而有借口升级干涉。现在这种边打边谈的状态,反而让俄罗斯最舒服。
特朗普这边还在努力撮合普京和泽连斯基见面,想在俄乌问题上刷一波存在感。美方说“阻止乌克兰用远程导弹打俄罗斯”,俄方立马回应“我们也能用高超音速导弹秒掉泽连斯基”,这不是和谈,是赤裸裸的威胁。特朗普想用“限制乌克兰攻击”去换俄罗斯让步,普京则用“斩首选项”吓唬美国。这种对峙,背后就是谁也不服谁。
欧洲人其实早就看穿了这些。默茨直接拆穿特朗普调解没戏,法国、意大利、德国、匈牙利在乌克兰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法国一度想出兵,意大利坚决反对。欧洲内部撕裂,已经让乌克兰问题成了“欧洲家务事”。匈牙利更是直接怼欧盟,说欧盟成了“乌克兰委员会”,还把参与袭击“友谊”管道的乌军官拉黑。欧盟所谓的团结,在能源和安全面前,脆得很。
乌克兰和匈牙利的矛盾也越闹越大。乌克兰多次用无人机、导弹打“友谊”管道,导致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油运输断了好几天。匈牙利气得不行,公开骂乌克兰,说这是侵犯主权。西雅尔多还直接把乌涉事军官拉黑申根区。能源安全成了欧洲国家的敏感神经,风吹草动都能炸锅。
回头看看俄乌前线,每天都是死伤。基辅被炸、欧盟代表处受损、平民伤亡不停增加。俄罗斯在正面战场上挺稳,乌克兰只能靠无人机和国产导弹搞点小动作。双方都没想停火,谈判只是表面文章。普京坚持领土不能丢,泽连斯基也不退半步,谁都不愿先让步。在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下,谁先松口就是输家。
这场冲突到底会打多久?没人敢给准信。乌克兰的弹药和士气都在消耗,西方的支持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俄罗斯在能源、外交、军事上步步为营。美欧内部的裂痕、俄美关系的新变化、欧洲各国的利益分歧,都让局势更难预测。表面上,特朗普还在演“停战调解人”,实际上美国早已拿不出什么办法。乌克兰想靠西方远程导弹翻盘,俄罗斯则用“有限升级”逼对方妥协。双方都想用时间和消耗拖垮对手,可谁都不愿意先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