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兰州市司法局组织召开了《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条例(草案)》第二次立法审查论证会,为黄河文化保护再添法治力量。
在论证会上,起草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对《条例(草案)》的立法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行了清晰阐述。随后,与会专家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聚焦黄河文化保护的适用范围、监管职责、概念划分等重点方面,从法律依据以及条款表述等多个维度,对草案条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证,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就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助力兰州黄河文化保护展开了激烈讨论。
会议强调,黄河文化是兰州最具时代内核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文脉。通过立法保护黄河文化,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运而生的必然选择。首先,明确保护范围是当务之急。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要将近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大黄河文化保护力度,为文化传承筑牢法治屏障。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关键。要全面梳理兰州黄河文化资源,充实保护传承弘扬措施,突出兰州黄河文化特色,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最后,规范立法技术是基础。要进一步优化章节设置、调整条款顺序,强化草案文本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准确性,以严谨的立法态度保证立法质量。
兰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兰州市司法局将与起草责任单位协同联动,以系统性思维认真开展此次论证会意见建议的梳理论证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对意见建议进行分析,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合理吸收采纳。同时,对《条例(草案)》启动精细化的修改完善工作,从条文架构的优化到法律术语的精准运用,从逻辑体系的严谨性到与上位法的衔接协调性进行全方位打磨,以高质量立法为兰州黄河文化保护构建坚实的法治屏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