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侯菲)近日,随着法槌声响,莲湖区15名企业“法律明白人”及区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代表走进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零距离”旁听了一场钢材买卖合同纠纷案。此次活动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析理”的方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企业可感知的风险防控要点,助力打通从法律认知到合规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庭审持续近3个小时,原告、被告及代理人围绕浮动费、保理费、合同金额等焦点,针锋相对地展开了法庭调查与辩论。旁听人员通过庭审,对代理效力、先履行抗辩权、浮动利息等复杂合同争议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增强了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规避意识。
庭审后,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结合案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阐释了浮动费性质、还款协议效力、对账单证据效力等争议点,引导旁听人员签约时需全面审查条款,审慎考量风险负担条款对经营情况的影响,以及在履行中应恪守诚信,避免滥用“背靠背”条款,以防破坏合同秩序、造成利益失衡。
“‘沉浸式’体验和法官释法,不仅让我们直观掌握了诉讼程序,更积累了合同管理、证据留存等方面的实战经验,对企业合规经营意义重大。”参与人员表示。
下一步,莲湖区司法局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推进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为企业“法律明白人”蓄能充电,营造安全稳定、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