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固态电池产业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同步推进,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规模化装车应用。全固态电池方面,硫化物/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取得关键进展,多种技术路线及制备方法百花齐放。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我国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迎来需求爆发。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全固态电池已向硫化物路线聚焦
传统锂电池由于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而存在易挥发、易泄漏、易燃等问题,将易燃的有机电解液替换为不易燃的无机固态电解质能改善电池安全性,也能提升空间利用率以提升能量密度。因此固态电池的发展为大势所趋。
固态电解质为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从下游选择来看目前硫化物和氧化物为主流技术路线。
硫化物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未来发展潜力最大。按照我国政府对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产业规划,2027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装车3000辆,实现小规模量产。而氧化物离子电导率适中且稳定性强,按照结构来划分,氧化物系固态电解质可分为NASICON结构、石榴石结构、钙钛矿结构、非晶态结构等,当前产业化进展亦在持续推进中。
硫化锂为电解质核心原材料,竞争格局相对较优
硫化锂的产品指标中纯度参数尤为关键,对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有重要影响,其为硫化物路线中的核心原料。从技术路线上看,碳热还原、水合肼还原和复分解工艺路线的综合优势较为明显,产业化实践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从技术壁垒和当前产业格局上判断,硫化锂的壁垒相对硫化物电解质更高,电池厂自研少,当前产业未规模化,成本均较高,未来随着各路线愈发成熟,降本能力将进一步明确,路线或逐步收敛。
政策与技术需求双重驱动下,下游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端和产业端共同推进,预计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当前政策端已形成“中央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的立体化支持体系,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
从产业端下游布局来看,多家车企规划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动力汽车,多家电池企业也在2025年规划了2GW以上的固态电池产能。根据GGII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考虑到技术优化普及需要的时间,根据预测2027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8GWh,2028年达到30GWh。另据欧阳明高院士,当前全固态电池以比能量4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
从全固态电池的性能特点来看,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应用领域的需求较为刚性。固态电池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风险提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材料应用不及预期、路线竞争风险、技术迭代导致材料被替代、竞争格局恶化、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适航取证不及预期;eVTOL订单不及预期;eVTOL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eVTOL产品安全风险等。
来源: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