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农业银行A股股价一度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盘中突破3万亿元,继续占据A股总市值第一宝座。农业银行股价连创新高,不仅隐含银行股估值修复逻辑,更折射出投资者对高股息资产的关注。
作为高股息策略的典型代表,红利ETF再次站上风口,近日,多只红利ETF净值同步创下历史新高。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2日,全市场跟踪红利系列指数的ETF总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
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规模以264.02亿元绝对领先,但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两家头部机构在同一跟踪指数上发力,产品管理费率较华泰柏瑞基金打3折,且在分红策略或超额收益上表现出差异化,年内规模翻倍式增长,增速在各红利ETF中最快。
红利ETF总规模超1500亿元,年内增近50%
近日,农业银行总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了A股首家总市值迈进“3万亿俱乐部”的上市银行。自2025年8月首次问鼎A股流通市值冠军以来,农业银行股价持续攀升,并带动银行指数回升。
作为高股息资产代表,银行板块的整体走强,推动了市场对红利ETF的再度关注。近年来,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红利ETF凭借其高股息、低波动等特性,成为资金稳收益的核心工具。
2025年以来,虽然在“牛市”氛围下,红利资产价格涨幅逊于想象空间更大的成长型行业,但在低利率环境下,依旧吸引了险资等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此外,投资者纷纷借道ETF布局红利资产。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市场上已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54只红利ETF,合计规模达1538.04亿元,较年初增长47%。其中,39只在2025年以前成立的红利ETF年内全部取得正收益,年内平均收益达13.48%,平均最大回撤为8.24%。
从红利ETF跟踪的指数看,它们均聚焦高股息率的公司投资,选取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公司,以期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比如中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等宽基红利指数等。此外,部分红利主题指数在筛选股票时,还会考虑股票的波动、市值、估值、上市地点或者股东背景等情况,如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等。
华泰柏瑞单品超260亿元,管理费率较竞品高两倍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红利ETF,且是市场唯一规模超200亿元的红利ETF。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2日,该ETF规模达264.02亿元,份额较年初增长73.61%;同时带动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成为挂钩ETF规模最大的红利主题指数,挂钩ETF有7只,合计规模达320.24亿元。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成立于2018年12月,距今已有六年多时间,是最早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截至11月12日,该ETF年内收益为10.6%。最大回撤为7.28%;2025年以来该ETF并未进行分红,年内收益超越基准4.09个百分点。
虽然华泰柏瑞基金当前保持着红利ETF市场“一哥”的位置,但近年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机构正凭借低费率优势积极追赶。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2日)
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5%、0.1%,管理费率处于红利ETF最高一档;而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同样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双费分别为0.15%、0.05%,管理费率较华泰柏瑞基金打3折。
股息作为红利ETF重要的收益来源,截至11月12日,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股息率为4%,而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合计达0.6%,高出两家头部机构0.4个百分点,若以跟踪指数4%分红率计算,即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的分红收益一年减少了10%。
此外,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2日,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基金旗下的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年内收益分别超越基准4.09个、4.88个、4.67个百分点,易方达、华夏基金年内已分别分红3次、1次。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收费更高,但相较两家头部机构的竞品在超额收益上并未展示出明显优势;且年内最大回撤为7.28%,而两家机构的竞品最大回撤均低于7%。
截至11月12日,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规模达37.43亿元,份额较年初增长2.5倍;华夏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规模为5.02亿元,份额较年初增长6.3倍,成为了年内份额增速最高的红利ETF。
年内最高收益超30%,跨市场配置引关注
在各类红利指数中,跟踪港股的系列红利指数年内表现尤为亮眼。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2日,39只在2025年以前成立的红利ETF中,华安基金旗下的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收益以34.48%领先,但年内最大回撤同样最高,达15.1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12日)
此外,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33.31%)、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33.13%)收益同样超30%;年内收益排名前十的红利ETF中,跟踪港股通系列红利ETF包揽了前9名。而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红利低波ETF年内收益为1.64%,在39只红利ETF中最低,其次是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5.03%),两者年内最大回撤分别达7.42%、6.84%。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达170.63亿元,仅次于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264.02亿元)、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179.04亿元);其份额较年初增加了113.9%,而后两者份额分别增长73.61%、-23.7%,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表现出更高成长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2025年以来港股红利资产表现更优,源于其估值优势和政策支持。以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为例,截至11月12日,该指数股息率达5.49%,高于A股红利指数(3.8%-4.2%)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8%);与此同时,香港近年来通过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优化了市场流动性,而港股红利指数中的高分红央企通过稳定的盈利分红机制,形成了“类债券”的固收属性。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加入红利ETF竞赛,红利主题指数细分越来越多,红利ETF已从简单的“买大规模”进入精细化选择阶段。投资者需在费率、跟踪误差和不同市场等多维度权衡,方能在新环境中提升红利资产的配置效果。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