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鳗财经》文/电鳗号
10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业务系统中将厦门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洲精密”)上市审查状态调整为恢复审核。10月22日,公司与中介机构提交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文件在北交所官网披露。
《电鳗财经》经调查研究发现,该公司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尤其是一家三口的“家族控股”引发内控危机,更是让投资者意难平。
一家三口控股92.53%
根据申请文件,立洲精密的控股股东为李小平,其直接持有公司29.61%的股份,并分别通过立瑞峰、立裕嘉间接持有公司13.06%、0.31%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42.98%的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李小平、王亮、李珊珊三人。李小平合计持有公司42.98%的股份。王亮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通过立瑞恒间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通过担任立裕嘉、立裕桐、立裕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5.45%的股份;李珊珊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并通过立瑞恒间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三人合计控制公司92.53%的股份,且李小平与李珊珊系父女关系、李珊珊与王亮系夫妻关系,三人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
李小平任公司董事;王亮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并任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立裕嘉、立裕桐及立裕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李珊珊历任公司行政总监、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助理,现任公司董事。
北交所要求立洲精密结合李小平、王亮、李珊珊控制公司股份的变化情况,在公司管理层任职和管理过程中的分工情况等,说明三人在历次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表决,在董事提名、高管任命,以及日常经营决策等方面是否曾存在重大分歧。
关于与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利益安排。根据申请文件,立洲精密实际控制人李小平之兄弟李东海、李东阳控制福州众力弹簧、厦门昕力弹簧、黄山立铖精密弹簧,与公司存在相同或相似业务,且与立洲精密存在重叠客户和供应商。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福州众力弹簧、厦门昕力弹簧、黄山立铖精密弹簧历史沿革、经营决策过程、与李小平及相关主体的资金往来情况,说明上述关联方是否受李小平实际控制。
实控人控制超九成表决权,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公司决策的高效性,但也可能导致“一股独大”的局面,削弱其他股东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度。这种股权的高度集中(也即“一股独大”)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类企业往往会出现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损害中小投资者的违法违规问题。
业内人士称,股权集中、“一股独大”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绊脚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结构弱点将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公司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怎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会否有利益输送行为发生?
《电鳗财经》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李小平周边风险有36条,预警提醒也多达74条。其曾担任高管的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担任高管的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曾因劳动争议而被起诉,担任高管的福建立洲实业有限公司曾因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此外,其担任高管的福建立洲实业有限公司曾因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曾担任高管的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曾因其他原因而受到行政处罚;曾担任高管的立洲(青岛)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有环保处罚信息,被青岛市城阳环保分局罚款1万元。
毛利率异常且存货余额较高
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立洲精密毛利率分别为37.37%、40.17%、42.7%,而行业均值同期分别为33.07%、33.88%、29.98%。立洲精密毛利率出现与行业背离的趋势。立洲精密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行业产品,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类产品毛利率的持续增长。时至2025年半年报,该公司毛利率依然高达42.39%。
实际上,将公司主营业务按照销售模式分类来看,公司销售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5%以上,寄售模式收入占比较低。寄售模式下的客户主要系博世华域、宁波精成、比亚迪、舍弗勒、美湖股份等汽车行业客户。寄售模式下毛利率较低主要系汽车行业部分客户议价能力较强以及前期公司为争取某些战略寄售模式的客户或项目时,可能采取低价报价策略,因此拉低了寄售模式下的毛利率。
除了毛利率异常,立洲精密存货余额较高。
报告期各期末,立洲精密存货余额分别为4281.64万元、4114.54万元、4350.36万元,跌价准备分别为969.87万元、722.92万元、696.80万元,存货的账面价值占同期期末流动资产账面价值的比重分别为23.76%、22.74%、14.95%。立洲精密表示,公司的存货余额较高,主要是为适应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以及客户差异化需求,保障对下游客户及时供货而增加备货品类和规模。虽然公司已制定较为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配备良好的仓储环境,并对毁损和呆滞存货严格计提跌价准备,但由于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如果行业需求下降或公司经营出现误判,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积压,使得公司面临存货减值风险。
现金流及研发费用率下滑?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增长。当期经营现金流同比下滑20.79%,为1430.24万元;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负增长更是达1921.24%,为-1.01亿元。2022年-2024年,立洲精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65.29万元、-2580.88万元、-33.08万元。时至2025年半年报,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376.01万元,同比更是大幅下滑37.29%。
公司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系公司为满足生产经营需求购入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公司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结构性存款理财。
业内人士称,现金流下滑等问题或暴露出主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风险,需警惕业绩增长背后的脆弱性。
在研发方面,随着公司营收的增长,各期的研发费用率却呈下滑态势。各期分别为8.13%、7.19%、6.7%。具体来看,公司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91.12万元、1370.45万元、1480.98万元,每年仅以百万余元增长。时至2025年中期,公司研发费用率再度下降,仅为6.41%。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22年6月,立洲精密进行了7700万元的现金分红,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9852.81万元。根据2024年的股东大会决议,未分配利润由发行成功后公司新老股东按发行后的比例共享。
如何保护好投资者利益,IPO如何顺利进行,是李小平一家人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