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看,2025年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提高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速。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总体来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其中,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提高的背景下,仍保持较高增速。”业内专家表示。
今年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央行11月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此外,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环比季节性少增1.07万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拖累月末贷款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1个百分点至6.5%。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团队表示,总体来看,10月信贷表现偏弱,主要受实体贷款需求不足影响,其中,居民贷款需求走弱更加明显,票据发力对企业贷款产生支撑。值得注意的是,10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同比下降约8个基点。这表明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下,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居民的内生性融资需求。
该团队称,综合考虑近期外部环境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着眼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更大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年底前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力。
数量型政策方面,在近期央行持续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并于10月恢复国债买卖,向银行体系投放长期资金之后,接下来还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这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同时,会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也有利于年底前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并兼顾春节流动性安排。
价格型政策方面,考虑到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美联储连续降息后外部因素对国内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的掣肘减弱,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实施政策性降息,估计降息幅度会在10个至20个基点。这将带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也是现阶段推动楼市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