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业航天企业迎来IPO热潮,最近一家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的是天兵科技,这家注册地在苏州的公司,将其战略布局的核心环节,液体火箭研制基地落在了无锡。
自今年7月以来,除天兵科技外,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国星宇航、微纳星空扎堆冲刺IPO,在商业航天备受重视的今天,谁会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其实不管是谁,背后都藏着同一个赢家,那就是无锡。

位于无锡梁溪区的蓝箭航天项目实景图(图源:无锡发布)
成功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的国星宇航(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全资子公司(无锡国星空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设在了无锡。专注于卫星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的屹信航天,将总部迁到无锡。研发了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的蓝箭航天,把运载火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落在无锡。此外,微纳星空、中科宇航等头部企业纷纷在无锡布局项目。
在商业航天“星、箭、网、端”全链条布局中,无锡吸引一众“尖兵”纷纷筑巢,覆盖卫星制造、火箭配套、网络通信及终端应用等核心环节。这些企业冲刺IPO的背后,有着无锡国资的强大助力与“耐心”陪跑。

9月16日,无锡梁溪区落地企业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一颗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被成功发射(图源:梁溪发布)
今年9月15日,微纳星空完成IPO辅导备案,进入上市流程。去年6月,微纳星空完成了一笔10亿元的C1轮融资,这是自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该轮融资由无锡国资基金元禾重元、梁溪科创领投。该轮融资完成后,微纳星空估值超过70亿元,正式成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并在一年后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自2021年“落户”无锡后,屹信航天驶入发展“快车道”,在企业完成的多轮融资中,不乏无锡国曦、新尚资本、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资本无锡高新区投控集团等知名投资机构。

近期,总部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深蓝航天,成功完成130吨级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S 20秒整机点火试验(图源:无锡高新区在线)
时至今日,商业航天已成为无锡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新赛点的核心“快变量”。
把时间拨回到2022年,无锡在敏锐认识到太空轨道、频段资源的稀缺性和国家发展民用航天的坚定决心,坚定地选择了商业航天这条产业赛道。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则将其明确定位为“新增长引擎”。
你不得不佩服无锡先人一步的敏锐力。

位于无锡惠山区的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图源:无锡惠山发布)
三年从无到有,无锡的商业航天为何起势这么快?
追星问天,除了下手早,关键还得有实力。无锡制造业实力雄厚、航空配套产业基础扎实,尤其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这“两机”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多家企业参与了大飞机研制工作,在机载系统、结构材料、零部件加工与装配等方面具备潜力,在此基础上发力商业航天事半功倍、大有可为。
此外,政策要给力。2023年,无锡制定出台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围绕“星、箭、网、端”全链条、“高、中、低轨”全轨道和“研、产、运、用”全环节,构建起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全力加快商业航天发展步伐。

由东方空间在无锡梁溪全流程研发、装配以及制造的“原力-110”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当前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图源:无锡发布)
另外还要人才的支撑。无锡积极落实《“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对具有科技前沿引领力、科研资源集聚力、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经评审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支持。
目前,无锡集聚了近300家航空航天领域核心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2家,今年前9个月实现营收104亿元。
商业航天是一个科技含量高,人才稀缺的产业,全国冒头的企业也就这么多,无锡眼光准、布局早、下手快,不要小看这快跑一步,未来的城市竞速中,这可是几个身位的巨大优势。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