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募资逾140亿港元。赛力斯此次港股IPO,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时刻,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型的核心逻辑。
与以往车企IPO常讲述的“规模扩张”叙事不同,此次赛力斯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资本强化内核的发展路径:将资金精准投向技术研发、产品升级与服务优化这些“硬骨头”上,旨在夯实一场马拉松式的长期竞争力。

赛力斯此次IPO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热烈响应,核心源于其已被验证的产品力、技术体系与市场表现,且每一环都具备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问界构建的“新豪华”产品体系,精准切入不同价格带的核心需求:问界M9以50万级销量标杆的身份,证明中国品牌有能力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抗衡;问界M8首月大定突破8万台、45天交付超2万台,展现出问界在40万级市场的爆发力;全新问界M7稳居30万级新势力销量前列,问界新M5 Ultra上市以来销量稳步提升,问界系列的成功构成了资本市场信心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问界“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理念,精准区别于传统豪华品牌一味强调“历史积淀”与部分新势力的“概念营销”,而是通过辅助驾驶与智能安全技术的领先性,赋予品牌鲜明的科技属性,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宗旨,则通过实际服务体验提升用户粘性与口碑。
这种品牌价值的构建,让赛力斯同时赢得了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认可:消费端,累计超80万辆的高销量与高NPS值,证明问界品牌已深入用户心智;资本市场的超额认购与基石投资者的青睐,则体现了机构对品牌长期价值的看好。二者形成合力,为IPO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最核心的支撑。
根据规划,赛力斯此次IPO募集资金的70%将投向研发,核心围绕技术创新与产品能力提升,凸显其“技术为王”的战略定力。这种聚焦并非简单的资金堆砌,而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维度的精准突破,每一项技术布局都直指行业痛点与用户核心需求。
智能安全领域,赛力斯打造的智能安全体系并未选择将行业通用标准视为技术创新的终点,而是“以场景定义安全”的理念,将安全防护从“碰撞瞬间”延伸至“全出行周期”,将安全认知从“物理安全”升级为“全维度智能安全”。问界M9、问界M8在中保研C-IASI、C-NCAP的超高分表现,树立了行业安全新标杆,让“安全性能”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溢价点。
三电领域,作为行业增程技术的开拓者,赛力斯增程系统历经五次迭代,全新一代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各项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搭载该系统的问界M9 2025款拥有3.65kWh/L的油电转换率和44.8%的量产发动机最高热效率。

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作为自主打造的超级智能平台,汇聚其二十年的整车技术经验,率先实现了超增、纯电、超混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的兼容,大大缩短新车研发周期,为问界产品矩阵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在更充足资金的投入下,赛力斯势必将在智能安全、三电与平台化等领域构建起更加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智能汽车之外,赛力斯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想象空间。
不久前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面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项目协同攻关,共筑技术底座与协作基础。
通过不断探索“人工智能+”移动智能体的产业化应用落地,赛力斯已跳出汽车企业的范畴,正在加速向技术科技型企业转型。
除了技术实力的补强,在零部件领域,赛力斯还将通过“自研+共研”模式强化关键零部件掌控力,在电池、电驱、智能座舱等核心环节的技术深耕,不仅能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与成本优化能力,更能根据产品需求实现定制化开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赛力斯IPO的核心,是把钱都用在了“能跑起来”的地方,提升每一分钱投入的技术密度与价值产出,摆脱了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
除了为企业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赛力斯此轮IPO形成的“自身强化-生态拉动-行业升级”的传导效应,还将辐射至整个产业生态,展现出了头部车企的产业责任与引领作用。
赛力斯对核心技术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也将倒逼上下游供应链在材料、工艺、智能化水平上同步升级。这种以终端车企技术需求为牵引的“拉动式”创新,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形成“核心企业引领、全链条协同升级”的产业生态。
高强度、持续性的研发投入,还将直接转化为对高技能工程师,特别是软件、算法、电子电气、集成测试等领域人才的需求。目前赛力斯研发人员占比已达36%,这一趋势将随着资金到位进一步强化,在行业内形成“人才虹吸效应”,吸引全球高端新能源技术人才流入,为行业培养和沉淀一批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人才,优化整个行业的就业质量。

在生产制造领域,赛力斯目前拥有三座全球领先的超级工厂,均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生产,通过高效运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实践样本,绿色制造理念的贯穿,精准契合“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的转型需求。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其对能源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的带动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赛力斯依托双资本平台,获得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更国际化的治理视野,这有助于其平抑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并以更稳定的资金流支持长周期的技术研发,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完善产品矩阵,覆盖更多高端细分市场,进而推动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走向全球。在产业生态上,将进一步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赛力斯的成功上市,不仅为自己注入了动能,更预示着整个产业竞争将进入一个以体系能力、技术深度和可持续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阶段。它验证了资本市场对“技术驱动型新能源车企”的认可,相比“规模扩张型”企业,资本更青睐聚焦核心技术、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优质标的。
这无疑将鼓励更多车企摆脱“规模焦虑”,聚焦核心技术突破,让行业的竞争从“铺摊子”转向“练内功”,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