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反假货币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反假货币意识与识假辨假能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近期浙商银行天津分行以“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阵地,通过“强内训、办沙龙、进社区”三维联动模式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在全行上下和周边社区营造了“人人识假、人人防假、人人反假”的浓厚氛围,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内训:锻造反假“先锋队”
分行高度重视内部培训工作,构建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机制,强化员工对假币识别、收缴、保管等业务规范的实操能力,同步提升货币反假宣传水平,着力打造“懂业务、会识别、善宣传”的专业化反假货币队伍。在宣传活动月期间,网点依托营业厅堂阵地,针对到网点客户开展全覆盖式反假知识普及,切实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二、办沙龙:普及反假“识别技”
为精准服务辖内现金使用高频群体,南开支行利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特别邀约了一批退休教师在网点开展沙龙活动,通过“小班化、精准化、互动化”的交流模式,为老年客户送上“假币识别技能”小课堂。
工作人员通过对货币防伪点的讲解,以生活情景再现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场景中能够用到的假币识别“公众防伪特征”,普及了银行对于假币收缴过程中客户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提升了客户假币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工作人员现场还邀请客户参加反假宣传线上答题活动,对客户的咨询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并添加了网点企微号建立联系,方便后续沟通交流。
三、进社区:筑牢反假“防护网”
为了让反假知识真正的走进群众生活,梅江支行员工深入梧桐公寓社区,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的方式,将货币反假知识传递给街坊邻里,织好反假“防护网”,守护居民“钱袋子”。
在活动现场,我行反假宣传人员精心准备了反假货币宣传折页和知识手册,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的形式,结合近期发生的假币案例,提醒居民在日常消费、现金存取时提高警惕,遇到假币要会识别。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钱币类商品,遇消费侵害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或110报警电话。
活动中,工作人员重点围绕第五套人民币的票面特征、防伪标识及假币识别“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实用技巧展开讲解。让反假知识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的防范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形式和扎实的内部建设,不仅强化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反假工作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的反假意识和识假能力。未来我行将持续创新反假宣传模式,深化宣传成效,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更严标准筑牢反假货币“安全网”,为营造安全、稳定、诚信的金融环境贡献更多力量。